兴安溶江镇:产业旺 乡村美 民风淳

走进八月的兴安县溶江镇,金黄的稻田生机盎然、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放眼望去,乡村美丽宜居,产业欣欣向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业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呈现。
乡村产业蓬勃兴旺
眼下,溶江镇的万亩葡萄陆续成熟,果农迎来了一年来最忙碌的时候,大家忙着采摘新鲜的葡萄供应市场,抢“鲜”上市。
在黄毛坝村唐叔家庭农场,唐诚旺和家人穿梭在葡萄园中,忙着对成熟的葡萄进行采摘、装箱、称重、装车,所有的葡萄将发往桂林、南宁高端水果店。
唐诚旺是溶江镇有名的新农人,他探索使用“自然农法”、堆肥生产法和生草栽培法种植葡萄,引进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口感好、颜值高、市场好的精品葡萄,扩展和改良葡萄品种至60亩,打造个人IP“唐叔葡萄”品牌,还成立了兴安县三夫农业有限公司,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年销售额近80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型。
溶江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试种葡萄,历经了产品引进、技术改良、技术创新、技术输出四个发展阶段,经过30多年的探索,通过大力推广避雨栽培、错峰栽培、葡萄一年多收、环保套袋、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生态防治等技术,逐渐形成了以巨峰为主,夏黑、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10多个品种搭配种植,早、中、晚熟品种错峰持续上市的科学布局。葡萄上市期从每年7月初持续到12月中旬,超1.1万户农户走上了葡萄“致富路”,溶江镇以葡萄产业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
美丽生态宜居宜业
走进溶江镇五架车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葡萄园硕果累累,构成一幅田园如画生态浓、乡村振兴入画来的生态绿色图景。“现在村里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出门散步整个人心情很舒畅。”村民赵德义乐呵呵地说。该村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聚焦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持续打造“美丽庭院”“三微”景观。
这样的乡村风景,溶江镇各村委都在全力勾画。中洞村委设立“红黑榜”,将文明“亮”出来、问题“指”出来,营造“你追我赶”氛围;莲塘村通过招募有意愿、热心村事务的妇女成立村“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将全村分成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两人负责督促检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做好门前屋后卫生清洁,莲塘村成为“环保妈妈”示范村。
溶江镇以第六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三清三拆”“厕所革命”“全域基本整治”等工作,构建了人居环境提升“支部引导、村民理事会主导、干群携手同心”的工作格局,实现乡村“颜值”大提升。目前,溶江镇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建立了“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乱倒垃圾、乱搭乱建、乱排乱放得到有效治理,一幅“整洁有序、环境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文明乡风润民心田
“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立志、守信、尽孝、忠义”,走进溶江镇莲塘村,家家户户都将各自提炼的家训挂在自家门口。该村积极开展“传家训、亮家风”活动,村民主动挖掘、提炼和订立自家家训、家规,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诲,“睦邻孝亲,德仁友善,乐善好客”成为莲塘乡风民风的真实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溶江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夜话乡风”完善村规民约,广泛深入开展道德模范、“三好一户”“最美庭院”“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各项评选、文明创建及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民风。同时,大力推行红白理事会制度,将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纳入理事会章程,明确办酒规模、宴席标准、治丧时间、随礼礼金等内容,大力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引导群众按“规矩”办事,逐渐实现红白喜事“三反对三不”(反对厚葬薄养、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不大办、不乱办、不虚荣攀比),用红白理事会“理”出了乡风文明新风貌。如今,好民风、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成了全镇人民的一致追求。(张华)
来源:兴安县溶江镇人民政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