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青秀区以“文化+”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年07月26日18:3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南宁市青秀区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挖掘利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品”“文化+项目”等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旅游”,深化民族交融。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打造“东盟之窗·魅力青秀”品牌,举办中国—东盟啊哩哩乡村音乐市集、天下米粉大会、中国—东盟美食节等活动,相关活动话题在新媒体平台上总浏览量超100万;组织青秀区艺术团赴越南进行文艺演出,与海防市吴权郡签订区郡友好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拓展传播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以“广西三月三”假期为契机,承办第七届南宁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系列活动,参赛龙队及民俗表演团队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南湖公园及青秀万达等商圈举行巡游嘉年华活动进行展演,累计接待游客93.37万人次,景区累计营业收入2275万元。

“文化+产品”,展现非遗魅力。青秀区现有壮族麒麟舞、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等8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南阳大鼓习俗、古岳壮族五色美食制作技艺等6个项目列入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7个市级非遗传承人。通过深入挖掘城区传统文化资源,鼓励各级非遗传承人参与非遗文创的研发推广工作,丰富城区特色文创产品种类,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需求。培植成立“非遗”壮衣工坊,依托织锦、刺绣等壮族服饰制作技艺,推出品牌“金壮锦”;以“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市场”模式,采取边培训边创收的方式,组织困难家庭妇女参与技艺培训,工坊推出的苗绣手提袋与壮方经络槌产品累计达70余万元销售额。

“文化+项目”,实现共建共享。聚焦各族群众需求,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持续推进村(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健身路径和戏台、灯光球场等基层公共文体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全城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已达到100%;城区、街道(镇)、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备,先后在城区建立10个文化馆、图书馆城市共享分馆、在基层建立4个乡镇文化站分馆、37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支馆;联合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在289上海天地、东盟盛天地、青秀万达、柳沙体育公园落地广西首批市民艺术共享空间,促进民俗艺术与街区、商圈深度融合,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青秀区委统战部)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