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师专: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清廉学校

近年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红色桂师的校史校情出发,大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通过深挖校史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模式,弘扬桂师精神,根植清廉理念,围绕“铸廉、护廉、倡廉、润廉”四个环节,促党风优良、校风清明、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目标实现,努力打造“清廉桂师”,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铸廉,立清明党风。学校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书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注重从校史中深掘先辈廉洁史实,涵养校园清风正气。在校系两级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三会一课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校风校训中的红色廉政文化等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以理论武装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清廉为民的思想根基。强化红色校史学习,每年坚持开展新生入学红色校史首课教育活动,编撰《党在桂林师范》《桂师红色印记》等校本教材列入必读书目,精心建设校史纪念馆,每年清明节组织师生在桂师英烈纪念碑举行祭奠仪式等。
机制护廉,树清净校风。学校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形成了靠制度管人,靠流程管事,靠文化铸魂的新风尚。一是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学校党委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党务政务公开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落实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决策。二是建立作风约束机制,深挖校史廉洁基因和校风校训的清廉元素,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管理,深化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三是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学校关键岗位风险防控责任清单和办学行为负面清单,开展廉政风险点防控排查。聚焦选人用人、基建工程、招标采购、招生考试、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排查廉洁风险,查找制度漏洞,及时完善修补。
师德倡廉,扬清正教风。学校坚持从严治教,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首要标准,把校训“勤学 慎思 明德 笃行”中体现的“勤学、实干”思想,“修身、品行”精神及廉洁、奉献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标准,引导广大教师尚廉从教。学校严格教师从业规范。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新进教师的政治审查工作。对新入职教师分层次、分阶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教育培训。学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制定《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方案》《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方案》,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组织“五个一”活动,720多名教职工签订承诺书。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将教师廉洁自律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干部选拔考评体系。
文化润廉,育清新学风。学校充分发挥“桂北革命的摇篮”光荣革命传统,强化红色校园环境熏陶。桂师红色文化广场、桂师英烈纪念碑、八角亭、现之大道、明德楼等以革命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广场、道路、楼栋等,让师生们在“时空穿越”中感受着革命先辈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及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风范。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正气清风”主题系列活动。历时6年2期精心组织认真打造“一系一精品”廉洁文化教育品牌。自治区廉洁教育品牌——音乐系“廉之声、廉之舞、廉之曲”将清廉主题、红色文化与学生专业技能“教与学”有机结合,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舞台表演形式让学生全面接受红色文化和校史教育,6年间近7000师生参与其中,3万学生深受教育;中文系“红帆”经典诵唱演则用革命诗人、清廉人物故事诗词通过“诵、唱、演”的形式展示,激励学生志存高远,发奋学习,影响学生2万余人。注重红色清廉教育引导,打造“红色桂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特色,把清廉教育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使清廉理念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社会服务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中等融入廉洁教育元素,使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道德观念成为学生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
下一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不断挖掘红色桂师丰富内涵,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提质增效,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桂师力量。(刘先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