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闯新路

陈燕、冯肖慧
2024年06月13日08:2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1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2万亿元,东盟连续2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进展顺利……在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广西“晒”出了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成绩背后是广西所做的努力。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奋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展现更大作为。

发布会介绍,广西着力做好强产业这篇大文章,始终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形成冶金、汽车等10个千亿级的工业产业和食糖、水果等6个千亿级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一万家,把高质量发展的家底持续夯实;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连续20年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盟连续2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着力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加快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建设连接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

22023年8月31日,贵南高铁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周军摄

2023年8月31日,贵南高铁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周军摄

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开放”是广西的优势。

发布会介绍,当前广西正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何为“便利地”建设?发布会指出,“便利地”建设就是要大力提升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

为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广西构建立体高效联通体系。当前,广西已建成36条出省出海出边高速公路通道,动车与20个省份直通“当日达”,北部湾港通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航空网络通达东盟各国。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建成后,货物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南宁至越南河内货物24小时内运抵,至越南北部边境4省12小时内运抵。

同时,广西要建好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在钦州,已形成以中石油、华谊等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并与多个东盟国家在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初步建立了跨境产业链合作。

“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广西站在发展的风口。近年来,广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建立了覆盖交通、贸易等40多个领域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广西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169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复制推广。接下来,广西将全面对接RCEP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

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还离不开优越营商环境的支撑。目前,广西已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办企业只需要2个环节,1天内就可完成。2023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是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五个省区之一。

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右幅中拱段完成整体提升。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右幅中拱段完成整体提升。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

当前,广西正在建设的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这条运河建成以后,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西部地区和东盟之间的物流将更加便捷。

平陆运河建设进展如何?当天发布会介绍,总投资约727亿元的平陆运河将于2026年底主体建成,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目前,土石方已开挖过半,投资额接近一半,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发布会还介绍,接下来,广西将继续按照“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的理念,充分发挥优质工程检查专家组、绿色工程检查专家组、廉洁工程监督指导组的督导作用,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

优质工程方面,加快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输水效率最高的内河省水船闸,节水率超过60%;打造建设、管理、养护一体化的智慧运河,实现运河动态一图总揽、调度智慧一脑智控、物流服务一键触达;加强长寿命关键材料研发和应用,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绿色工程方面,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基本实现土石方综合利用综合平衡、保本微利,努力建设“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的绿色生态运河。比如,去年广西投入国之重器“天鲸号”绞吸船参与平陆运河建设,除了加快工程进度,最大的考虑就是环保,最大限度减少对于作业区域海洋生物及运河两岸的堤防、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廉洁工程方面,着力加强廉洁工程监督指导,聚焦项目招投标、资金支持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监督检查。

钦州港30万吨进港航道支航道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钦州港30万吨进港航道支航道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西与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广西有近一半人口讲粤语,常年在粤务工人员达600多万,合作潜力巨大。

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广西着力当好交通物流衔接地。客流方面,广西与大湾区已形成3小时高铁交通圈。物流方面,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进入全国港口十强。西江黄金水道运输繁忙,2023年梧州的长洲船闸累计过货量突破1.8亿吨,成为我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船闸。广西将加快构建两广互通、通达港澳、连接东盟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着力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

广西着力当好产业发展辐射地。将大湾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广西的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为重要载体,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投资落户广西。2023年,广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三成来自大湾区。

广西着力当好科技创新接续地。大湾区具有显著的科技创新优势。广西将依托国家赋予广西的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和集产业教育智库于一体的产教集聚示范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广西着力当好资源要素响应地。广西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已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建材、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电力等保供基地。珠三角70%的家电用钢产自广西。广西还是大湾区重要的“菜园子”,目前港澳同胞的餐桌上约有40%的新鲜蔬菜来自广西。

广西着力当好生态环境涵养地。广西是大湾区的“水源地”和生态“后花园”,持续开展西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作为大湾区“水龙头”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已累计为大湾区补水25亿多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当地供水安全。

在柳州市柳东新区雒容汽车物流基地,柳州产新能源汽车正等待通过铁路发往各地销售。黄蕊摄

柳州产新能源汽车正等待通过铁路发往各地销售。黄蕊摄

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过去三年,广西大力实施工业振兴行动,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广西工业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发布会介绍,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广西奋力做好“四篇”强产业文章:

“原字号”资源型产业提档升级。广西的铝、锡、锑、铟等矿产资源居全国前列。广西把特色资源发展成为优势产业,钢铁、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工业产值都已经超过3000亿元的规模,实现了从原材料向精深加工的升级。比如,铝产业建立了从铝土矿到铝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从薄如蝉翼的电子级铝箔,到轻质高强的新能源汽车铝材,再到高端精密的航天铝合金,广西都能够制造。

“老字号”传统产业转型突破。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是广西的产业家底,广西支持企业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中国天眼”工程的索网、港珠澳大桥的高强度钢筋锚固体系、青藏铁路使用的高原装载机,以及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大巴车的发动机,在大家熟知的许多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当中,都有广西制造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新字号”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传统产业也可以孕育催生新质生产力。广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老树发新芽、长新枝、结新果”,培育了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500亿元规模以上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外字号”外向型产业培育壮大。广西正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支持企业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到广西布局建设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广西制造的大型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出口额在快速增长。

今年开始,广西还将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将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地打造能够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责编:陈燕、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