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走基层、看发展”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系列报道

初心不改担使命 广西环保集团开启绿色新征程

冯肖慧
2024年05月29日21:06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2019年,由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组建的自治区级生态环保领域的国有平台企业——广西环保集团应运而生,通过积极打造“生态+”全产业链、全域治理开发协同模式,在污水处理、流域治理、环卫、生物质发电、环境检测等多领域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全力守护广西“金不换”的生态优势。

5月30日,广西环保集团将迎来成立五周年的重要时刻。以此为契机,广西环保集团将紧抓时代机遇,积极践行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先锋队的光荣使命,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环保全产业链体系,发挥好广西环保领域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大力度培育生态环境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推动广西生态环保产业整体跃升和高质量发展。

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为解决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痛点难点,五年来,广西环保集团以打造好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的承接政府调控、促进广西环保产业发展、国有资本运营“三大功能平台”为使命,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2020年,承接广西“十三五”第三批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助力全区如期完成“镇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目标;实施南宁市武鸣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着力补齐自治区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南宁市武鸣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设计效果图。广西环保集团供图

南宁市武鸣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设计效果图。广西环保集团供图

2021年,在贵港江南工业园区投建农林生物质能集中供热项目,成功打造了“乡村振兴+污染防治+产业发展”为一体的“贵港模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2年,以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构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于一体的“大环卫”体系,实现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

2023年,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低成本生物质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和应用,以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全力开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积极利用工商业屋面布局分布式光伏项目,以绿色能源盘活企业资产,向风电、储能、氢能等领域储备技术力量,构建绿色能源新体系。

2024年,探索与中国农业大学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开展务实合作,践行无废理念,共筑宜居家园。

今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印发,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意见》强调,“十四五”时期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时期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时期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也需要生态环保产业勇担历史使命。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总经理助理,广西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龙汉维表示,在新目标的引领下,广西环保集团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优布局、强优势、补链条、上台阶,加快打造成为国内领先、辐射东盟的一流生态环保企业。

做好绿色产业大文章

“双碳”目标的提出创造了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广西环保集团积极响应,投资建设贵港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开创低碳发展新赛道。

贵港市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人民网记者 谭江波摄

贵港市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人民网记者 谭江波摄

5月,在广西环保集团所属贵港环投供热公司,货车载着数十吨的生物质燃料正在过磅,破碎机、铲车、抓机等设备将燃料转运至锅炉焚烧;中控室中,运营人员确保锅炉的燃烧效率和安全稳定……经过几道工序流程,优质且稳定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至园区各家企业。

在这里,各类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通过集中燃烧,摇身一变成了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要素,替代了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实现节能降碳。此外,通过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利用进行集中供汽和发电,满足园区内企业用热需求,减少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形成“生物质替代+集中供汽打造低碳产业园”标杆模式。

这是广西环保集团在生物质热电联产领域的首个重点项目,成功入选了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打造了乡村振兴+污染防治+产业发展三个融合的产业园区能源体系绿色化、低碳化“贵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区域零碳经济的主要抓手。

“环投供热公司经常来找我们源头采购,田间里、地头上和我们农民面对面谈买卖,没有中间商,不仅给我解决了露天焚烧甘蔗秸秆的烦恼,还能够有收入,又保护了周边环境,我们手头有秸秆资源的,都很愿意这样处理。”家住新塘镇塘表村的村民李世说。

截至2024年4月,该项目第一期已投入试运营,锅炉累计运行1698小时,为园区45家生产企业供汽约35.48万吨,合计减少化石能源消耗5.5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88万吨,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736.2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29.26万元。

贵港市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广西环保集团供图

贵港市江南制造业综合产业发展区农林生物质能清洁集中供热项目。广西环保集团供图

此外,广西环保集团还通过积极布局光伏、风电系列项目向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延伸构建绿色新能源体系,实现向绿色低碳产业链延伸。

“在清洁能源板块上,我们于2023年成立环投清洁能源公司,率先对集团公司内部园区屋面进行盘活利用,已投建7个光伏项目,开发规模约10MWp,年发电量约920万kW•h。”广西环保集团环卫(清洁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张英慧介绍,当前正积极拓展外部资源,在广西区内多个地市储备光伏项目,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力,同时向集中式风电、储能、氢能等领域积极储备技术力量,构建绿色新能源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数字科技点燃绿色引擎

走进钦州市大寺镇污水处理厂,绿草红花相映,一番生态公园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在地下管道中,浑浊的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区、缺氧区、沉淀池等多个步骤,慢慢变得清澈透明,最终流出的是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的清水,从管道口向河流欢快地流淌……

“生活污水经过配套管网进入厂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再经过滤布滤池和紫外线消毒池处理,就可以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广西环保集团水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振友在现场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为半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在集约化使用土地的同时,周边布置绿化植被,充分融入周边环境,实现环境和谐统一。

钦州市大寺镇污水处理厂。广西环保集团供图

钦州市大寺镇污水处理厂。广西环保集团供图

在实时监控的视频中,污水处理数据、排放画面、机器运作情况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在远程就可掌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

这是广西环保集团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以该项目为切入点,广西环保集团将在广西复制推广“钦州模式”,通过收编现有镇级污水处理厂“小而散”的运营单位,输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纳入统一标准运营体系,建立“运行专业化、操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的水务体系,解决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过程中耗损较大、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实现降本增效,助推生态绿色发展。

据悉,水环境治理是广西环保集团重点推进的业务板块之一,经过长期精耕细作,已经形成了水治理项目集群。当前,广西环保集团水务事业部以智慧水务系统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智水云”数字化管理系统,致力于用新质生产力助推污水处理设施运营高效化。

“智水云”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建成“一屏统览、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运行”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对近百座污水处理厂实现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水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以前污水厂运行维护都是靠驻场人员自己进行,设备启停全靠驻场人员经验,如有出现处理能力满足的情况下设备仍处于运行状态,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排放数值出现异常也不能及时发现。”创新部技术管理人员表示,“使用智慧水务系统后,我们能够通过系统第一时间了解到厂区的实时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大大增强了运维管理能力,预计能节省原运营成本的10%。”

此外,广西环保集团产学研平台取得了累累硕果——依托中国一东盟国际先进环保技才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推进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低成本生物质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与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建立科研战略合作;先后与广西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协议。2023年共规划科研成果5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1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其中3项实用新型已获授权。广西环保集团被评为自治区2024年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西南岩溶农业活动区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逐梦五载,绿建未来。2024年,广西环保集团将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一流企业,为持续推动广西环保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助力改善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环保力量。

(责编:冯肖慧、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