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广西都安:“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年03月18日16:02 |
小字号

当下,行走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广袤的土地上,道路平整通畅、房屋错落有致、山间绿意盎然、牛羊三五成群……目光所及,是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和美乡村画卷。

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认真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工程,不断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强镇促村兴屯带户,以点带面有序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该县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板岭乡永仁村、地苏镇拉棠村、兴利村、大定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

坚持“山水经”理念,绘就振兴蓝图

每年七八月,板岭乡永仁村水源地游人如织,清澈的河流吸引不少游客、网红前来“打卡”。

“永仁坚持以山、水、田、家为主题,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全力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永仁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何算说,永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保护,挖掘红色资源、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乡村气息、田园诗意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

近年来,都安坚持将建设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的首要任务,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优势生态资源,高标准编制2023年第一批创建的特色示范村(社区)“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在统筹村庄产业、土地、旅游、环境、公共设施配套等因素的基础上,系统重塑乡村的空间布局、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坚持全域规划,做到规划建设一张图。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天然林保护,新增造林1.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85%以上。

做优“土特产”文章,优化产业布局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让我的养殖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目前我养殖有牛24头、羊48头、鸡34只,通过养殖去年我还获得产业奖补5000元,今年我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拉烈镇伍仁村养殖户蓝芝恒说。

近年来,该村把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工程与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推动牛、羊、猪、鸡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该村牛存栏337头、猪存栏331头、羊存栏1077只、鸡存栏4002只。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9.81万元。

伍仁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是都安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都安深入挖掘特色产业、基础条件、发展优势等特色资源,投入衔接资金3.76亿元用于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以牛羊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桑蚕、毛葡萄、油茶、甘蔗、木薯、食用菌、中药材、渔业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同时持续抓好“秀美人家”田园综合体运营维护和“天窗花河”“稻香渔美”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利用地苏丹阳藤编非遗馆、高岭定福乡村振兴示范点等打造农文旅多元融合示范样板。深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村级集体经济,在全县19个乡镇253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基础上组建县级村集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区率先推行“集体信用贷”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636.13万元。

探索“微治理”模式,擦亮乡村底色

驱车行驶在隆福乡大崇村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路面干净整洁,牛羊呢喃声声入耳,两侧绿树青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隆福乡各村党组织均建立了一支“积分制”管理队伍,以村党组织书记任队长,选拔2名优秀乡村干部担任管理员,各村民小组长、党员、农村公益岗等热心群众组成微网格队伍,定期对党员群众的积分进行打分和兑换。

“我参与村里面的工作,获得了7410分的积分,兑换了5只羊,我要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本地瑶山羊产业。”隆福乡大崇村龙布屯党员蒙玉忠开心地说。2022 年,隆福乡乡村治理积分制做法入选全国政协举办的“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2022年度协商座谈会实例。

近年来,都安不断拓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双联八好”活动,完善县领导包乡、县直各单位联村、全县党员干部结对帮户结对共建机制,推广积分制治理模式,用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机制,成功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帮助村民就近调解矛盾纠纷,鼓励村民对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乡风文明联合培树机制,举办“五老乡贤”讲学活动,评选先锋示范户,推动形成“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社会风尚。安阳派出所的“四个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安阳模式”获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并荣获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誉称号。(李秋燏 王莎)

来源:都安县委改革办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