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广西兴安:灵渠博物院成历史文化研学打卡热地

2024年03月07日16:4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3月5日上午,灵渠博物院迎来了一批高中生研学团队——来宾高级中学近400名师生,他们走进灵渠博物院,开展一场“探寻古代智慧,研学千年水利建筑明珠”活动。

在灵渠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分批次参观研学,通过现场聆听讲解,观看影院视频,体验“行船过陡”装置和观赏文物等方式,了解灵渠修建的历史背景,意义和作用。

参观过程中,有同学提问,有同学做笔记,还有同学拍照,他们听得仔细,看得认真,玩得开心,特别是在“行船过陡”装置体验时,在精彩处,坐在船上体验的同学和周围围观的同学齐声发出“哇”的惊叹声,会心一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行走的课堂,是开阔眼界、品味文化的成长之旅,在与学生聊天中了解到,这次研学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连接”了。“我们带着问题来,研学活动结束后,要做一个研学任务,填好相关问题的答案。这次研学很有趣,学习到古人的智慧了。”高二年级学生罗芳林同学说,之前不知道灵渠在哪里,只是在历史书上见过一眼,现在知道了,而且印象深刻。

来宾高级中学学校的师生,还将分批次来灵渠博物院研学,穿越古今,相遇历史。

学旅结合,富学与旅。“我们每次至少会安排两个研学点,包括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内容,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灵渠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伟大的水利工程,这样的体验会让研学变得更有意义。”此次研学活动的研学机构带队老师之一阿雅说。

据了解,灵渠博物院作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广西十佳县级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西交通运输科普基地、桂林市第五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文化观赏和学习平台,已成为兴安县文旅融合的窗口,近年来,灵渠博物院持续开展“灵渠文化沙龙”“灵渠大讲堂”“民俗活动体验”等社教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也纷纷来到这里,探索千年历史文化,感受灵渠千年文脉。(邓桂荣)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