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农文旅”融合发展 “融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前,东北游客到我们马蚌镇八大河村平寨屯旅游,与我们群众热情互动,体验民间民俗舂糍粑、唱山歌、织土布,他们乐得笑开怀。”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村支书王应和说。
西林县马蚌镇地理位置特殊,与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接壤,与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毗邻,有“一鸡鸣三省”美誉。田西高速路穿越马蚌镇,跨江而过,串联云南、贵州旅游点。碧波荡漾、烟波浩渺、飞鸟云集的万峰湖,水美鱼肥,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垂钓休闲。近年来,西林县立足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紧紧围绕“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一区一带一中心”全域旅游格局。在马蚌镇建设万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奋力打造垂钓小镇,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促推乡村振兴新路子。
培育产业,聚集力量,构建共融共生新格局。该县充分利用万峰湖旅游开发契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策划包装“游九香”“品九香”“购九香”等系列产品。目前马蚌镇新建成16个库湾生态养殖点,完成4村抱团发展的红绸湾生态渔业养殖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以上。在该镇那托、鲁维、合社、三脚坡等村发展西门达尔和本地小黄牛项目。同时,引进特色产业率先建成八大河村钦蜜9号百香果基地,油茶、沙糖桔等产业面积持续扩大。在接边地区建成沙糖桔、油茶、肉牛、柠檬、小米蕉等共荣共生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在深圳、南宁等城市建设8个西林特色展示馆。目前,西林沙糖桔、姜晶、麻鸭、火姜,及手撕牛肉、牛干巴、辣椒骨等特色农产品和特色美食闻名遐迩,成为各类文旅活动特色土特产,深受消费者欢迎。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谱写文化繁荣新篇章。该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桂滇黔联合党工委学校、绿领人才学校为平台,以“三省一校四基地”为阵地,将接边三乡(镇)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环,构建跨省(区)“党性教育+技能培训”精品路线,推动形成接边阵地共建、文化共享格局。接边三乡(镇)携手举办“桂滇黔民族团结山歌赛”“壮族三月三”“九九重阳节”等活动,丰富了接边文旅交流内涵。节庆佳节,桂滇黔三省接边区各民族群众相聚在一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搭好民族同心桥,画好最大同心圆,载歌载舞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同饮水一江水,同唱一首歌,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4月,停办3年之久的唱响万峰湖“三月三山歌暨泼水节活动”得以恢复并顺利举办。有近1.3万名游客集聚万峰湖畔共享句町文化盛宴,谱写了接边民族地区以文促旅的新篇章。
休闲为体,康养为用,激活文旅康养新业态。西林县紧紧围绕“文旅兴县”战略,在马蚌镇成立7个沿湖村级集体平台公司,聚焦万峰湖旅游开发,新建或扩建环湖公路约45公里,新建成11个民宿及休闲垂钓示范点、2个生态停车场,建成坝桑游客集散中心一期工程、红绸湾垂钓基地等,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23年10月,在红绸湾举办的第一届国家级垂钓大赛中,来自全国各地120个队480人垂钓爱好者参加比赛,期间还举办篝火文化晚会、九香西林美食展,吸引各地群众和游客到场共享休闲垂钓和文化荟萃。
2023年,西林县不仅成功举办了全国钓鱼公开赛·万峰湖“红绸杯”西林站预选赛,还举办了广西西林县“千年句町·九香西林”杯篮球邀请赛和中国·广西西林第十二届沙糖桔产业文化展示活动周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打响“千年句町・九香西林”文旅品牌。目前,平均每天有近2000游客在西林万峰湖开展休闲垂钓,逐步形成一条乡村餐饮+旅游民宿+休闲垂钓+健康疗养的产业链条。一位来自贵州兴义的游客李先生一边钓鱼一边说:“每逢周末我都自驾到万峰湖钓鱼,沉静在大自然中,心情特别舒畅。”
“我们马蚌镇6个沿湖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2年度村均7.7万元提升到2023年18.6万元,沿湖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马蚌镇人民政府镇长王自忠说。
2024年,西林县将持续打造“以旅兴农,农文旅互惠共赢”的乡村振兴模式,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黄燕群 卢永雄 王登华 罗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