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深化林长制改革 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北海市不断深化林长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红树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2022年底全市红树林已达4636公顷,较“国土三调”数据增加了426公顷,居全区首位,全国第二位。今年6月,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湿地新晋为国际重要湿地。
强化组织保障 注入红树林保护强劲动力
为全面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工作,北海市建立“林长+红树林长”协作机制,全市共设立市、县、乡3级红树林林长21名,明确责任区域、管护目标和主要职责,不断压实各级林长红树林保护责任。将红树林造林修复、病虫害防治和互花米草清理整治纳入各级林长、副林长任务清单,以清单式管理推动解决全市红树林保护修复重难点问题。围绕个人任务清单,市级林长、副林长召开3次林长制工作调度会专题研究红树林修复和保护区养殖场清退问题,2次亲自到现场调研督导涉红树林生态问题整改;县区、乡镇级林长、副林长开展红树林巡林34次,今年6月,银海区福成镇沿海部分红树林发生较大面积广州小斑螟危害,区级副林长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组织专家制定科学防治方案,成功遏制虫害蔓延。
部门协同共治 形成红树林保护强大合力
为切实强化全市红树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破坏红树林违法犯罪行为,市林长办制定并印发了《红树林生态保护机制》,推动建立“林长+警长+红树林从业人员+N”的工作机制,在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成立2个红树林警务室,负责破坏红树林资源的接处警及刑事案件先行处置,维护治安秩序等工作,有效推进日常巡护、林业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形成保护红树林资源的强大合力,筑牢生态“保护网”。全市共查处榄根红树林破坏案件、航道三期疏浚项目影响红树林生境案件、独山村红树林破坏案件、高德渔港红树林破坏案件、新村红树林破坏案件等5起违法行为,罚款191.26万元,行政处罚8人,刑事拘留2人,形成强大震慑。积极探索检察机关在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深化“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以“检察蓝”倾心守护“生态绿”,共同保护全市红树林资源。2023年,开展“合浦308公里海岸沿线红树林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逐一走访实地查看合浦县9个沿海乡镇红树林保护站,督促清理红树林生长区域非法养殖点5000亩、危害红树林生态环境的外来物种4000亩、海洋垃圾30吨,修复红树林661公顷。同时,组织召开了2023年“林长+检察长”红树林保护专题会议和红树林保护公益诉讼调研座谈会,共同推进解决红树林保护发展难题。
巡查管护到位 筑牢红树林保护强健根基
落实红树林湿地网格化管理,将北海市红树林资源划分为22个网格,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共治的红树林网格化管护格局,压实管护责任,提升红树林保护管理成效。创新“林长+保护站长”管护模式,合浦县率先在全区设立红树林保护站,逐一落实到9个乡镇,落实事业编制12人;在铁山东港产业园设立了红树林生态监测中心,落实事业编制5人,不断壮大红树林保护管理队伍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9个乡镇,挂牌成立了红树林保护站,每个保护站落实2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对乡镇辖区的红树林开展日常巡查管护,对破坏红树林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处置。为充实保护红树林人员力量,2022年11月,经县委编办批准,成立合浦县红树林保护中心,壮大红树林保护工作人员队伍。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9个乡镇设置红树林林长公示牌,加大红树林管护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共同管护红树林的氛围。同时,发挥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的作用,加强对红树林的日常巡查,真正做到有人专职管护。(刘娟)
来源:北海市林长办公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