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覃塘区:党建引领“土地预流转” 撬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位于覃塘区樟木镇黄道村的百万富硒蛋鸡产业示范区。人民网 付华周摄
“以前在家里务农,早出晚归,收入有限;现在到厂里捡鸡蛋,工作时间不是很长,收入有保障,而且还是在家门口上班,很方便!”近日,在位于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黄道村的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蛋鸡饲养车间,42岁的李少优一边麻利地从蛋巢里捡起鸡蛋,一边笑着说道。据介绍,在该公司车间生产一线,像李少优这样的员工大概有150人,基本上都是附近村屯的村民。
工人在车间里捡鸡蛋。人民网 付华周摄
小鸡蛋,大产业。樟木镇以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打造总占地面积达730亩的百万富硒蛋鸡产业示范区,已完成2栋育雏舍、2栋育成舍、17栋产蛋舍建设,配备先进的自动化养殖设备、环控系统以及智能农场管理系统,建立起蛋鸡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的蛋鸡全产业链养殖示范基地,形成联农带农、联村带村共富发展新格局。目前,示范区年存栏蛋鸡140万羽,年产优质富硒鲜鸡蛋2.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辐射带动该镇25个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切实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年底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后,我们的产蛋鸡存量预计将达到200万羽,每天新鲜鸡蛋的产量将达到100吨。”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钟良鹏介绍,该公司积极组建“公司+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建立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已累计带动种养、加工、饲料、肥料、物流和销售等上下游产业的群众近500人,吸纳周边近300名村民就地灵活就业,待三期项目全部建设完成,预计可以辐射1000个家庭的就业务工。同时,深化村企合作,推进“村集体+公司+农户”紧密联结机制,通过产业互助、就业互需、党建互联,实现集体得益、村民受惠、企业获利的多方共赢,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形成抱团发展的叠加效应,让一枚鸡蛋富裕一方群众。
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蛋鸡饲养车间。人民网 付华周摄
据悉,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通过招商引资从广东省惠州市引入的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主要面向大湾区市场,在广东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经多方了解评估,最终决定来樟木镇发展。”钟良鹏说,贵港是有名的天然富硒之乡,很适合该企业的富硒养殖,目前企业生产的鸡蛋已通过富硒农产品认证。此外,更重要的是,樟木镇的“土地预流转”模式给该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建设生产基地,“只用了一个月左右,政府就把700多亩土地全部交给我们用于项目建设了,效率非常高。”钟良鹏表示。
位于覃塘区西北部的樟木镇,距离贵港市区50公里,全镇人口约9.5万人,耕地面积约13.8万亩,是当地的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日益增多,农村劳动力缺失、土地撂荒加剧,农村产业落后的问题愈演愈烈。“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怎样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等诸多问题,既是当地产业发展的难题,也是制约乡村治理的难题。
“2016年5月我到樟木镇工作时,全镇没有一家规上工业企业,也没有规模连片种养的示范基地,有企业想来樟木发展,与村民谈了几个月,土地都没租下来,最后失望而归。”覃塘区樟木镇党委书记黄照星说,面对如何发展的困境,镇里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了解到,村民对外来企业不信任,担心不能按时领取租金,土地大规模流转后界线难以区分,宁愿丢荒或者低价流转给本地村民种甘蔗、木薯等传统零散产业,也不愿意给外来企业发展现代农业。
为破解上述发展困局,樟木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土地预流转”模式,让以往的“项目找地难”转变为“地等项目来”。
覃塘区樟木镇通过“土地预流转”模式为产业项目提供土地保障。人民网 付华周摄
黄照星介绍,首先当地创新预流转机制,在没有明确投资主体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与农户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把村里的零散土地提前同意流转、收储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对外进行招商招租。在项目未进驻前,农户可以继续耕种,招商成功后则立即将土地交付使用。
其次,运用“一组三会”机制破解难题,为产业项目迅速落地提供充分的土地保障。樟木镇立足早抓快干,积极发挥以“屯党小组提议、户主会议决议、理事会执行、监事会督导”为构架的屯级“一组三会”协商自治制度优势,党小组通过召开户主会统一思想,组织党员骨干、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等入户宣传政策、组织农户签订预留转协议。对持反对意见的村民,则组建党员突击队入户以算好经济账、巧打亲情牌、置换土地等方式解决农户的耕种问题。
“我们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办,这种治理方式让‘土地预留转’得以迅速在22个村全面铺开。”黄照星说,此举省去了企业与大批农户对接的环节,简化流程直接入驻,为企业解决了土地方面的后顾之忧。在“土地预流转”模式的推动下,当地引进了350万羽蛋鸡、5000亩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种植了3.5万亩“双高”糖料蔗,2022年超7万头生猪出栏,不少农业企业纷纷来此投资,助推当地做大做强现代产业集群。
通过“土地预流转”模式建设的富硒蛋鸡产业基地。人民网 付华周摄
“我们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发展农业,聚焦全产业链招商,着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引入冷库、有机肥等项目,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了企业规模化发展效应。”黄照星表示,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该镇以“土地预流转”模式为依托,多措并举,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品牌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用好用活“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党建平台,协调部门解决企业用水、用电、用工等难题。以“妈妈式”服务,一次性帮助企业办完所有手续,助企安心谋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樟木镇共流转土地8.2万亩,涉及群众7000余户,每年向农户发放租金约6千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吸引了大批青壮年返乡务工,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并有效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数量。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00万元,村里的公共设施维护、重要路段的摄像头安装、治安巡逻车的配置等都有了经费来源。村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和底气也日益增强,乡村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振兴的步伐越来越稳重有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