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携手并进 共画民族团结发展同心圆

青秀区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结硕果

付华周
2023年11月13日15:4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的青秀区。人民网 付华周摄.jpg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的青秀区。人民网 付华周摄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开设芭蕉香火龙舞、壮族会鼓、邕剧等10个非遗课程,让非遗文化点亮少先队员的金色童年;秀山社区以民俗活动为载体平台,将幸福心、民族情融入居民生活……这是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各民族友好相处,携手并进,共画民族团结发展同心圆的缩影。

近年来,青秀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机关单位、乡镇村居、企业学校为主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基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校园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南宁市民主路小学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青少先交流项目促进民族交融,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开展“壮族三月三”赶歌圩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供图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开展“壮族三月三”赶歌圩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供图

该校连续3年承办“红领巾心向党”广西、西藏等三地少年儿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云队会,三地少先队员通过主题云队会拉近了心的距离,传递民族团结真情。同时,学校间通过民族美食、民族手工艺作品等开展多次队会交流,加深学生间感情,增强促进各民族友好交流。去年,该校加入国家民委2022年度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试点示范项目“石榴籽一家亲—少先队员手拉手”,在交流和交融中增进各民族间文化和情感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2021年,该校成功申报广西少先队专项课题《红领巾学非遗: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实践研究》,现已结题。依托课题、重要节日或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在心中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色种子,坚定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的决心。

师生共同分享自己参与制作的壮族特色美食。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供图

师生共同分享自己参与制作的壮族特色美食。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供图

“为传承非遗文化,我们设置了‘红领巾学非遗’特色课程。”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德育副校长梁卉卉表示,该校目前已开设刘三姐歌谣、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族蜡制作技艺染、芭蕉香火龙舞、大罗毛笔制作技艺、壮族会鼓习俗、邕剧、藤县舞狮技艺、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和都安书画纸制作技艺10个非遗课程。自2021年8月30日开学典礼上多个非遗项目的精彩亮相后,“红领巾学非遗”特色课程在师生间备受推崇,也成为该校全体少先队员的必修课。

此外,该校还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以及每个月的“月运会”等组织学生进行抛绣球、板鞋竞技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让学生在锻炼体质的同时,充分感受民族运动文化的乐趣和意义。

丰富社区活动促进各族居民互嵌共融和谐共处

青秀区秀山社区辖区常住人口1.1万余人,其中有壮族、回族、苗族、瑶族、满族等42个少数民族居民1000余人。社区每年以民俗活动为载体平台,将幸福心、民族情融入居民群众生活中,利用辖区广西民族博物馆、孔庙、青秀山等优质资源,在春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开展丰富多样的游园、百家宴、包粽子等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促进辖区居民友好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该社区获得“南宁市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秀山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幸福秀山踏歌来”暨“壮族三月三”非遗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秀山社区供图.jpg

秀山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幸福秀山踏歌来”暨“壮族三月三”非遗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秀山社区供图

“在春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中秋等传统节假日,社区会组织我们开展百家宴、包粽子等各种活动,促进大家和睦共处,氛围非常好!”秀山社区居民罗静深有感触地说道。

然而,在2017年之前,该社区的居民关系并没有如此融洽。特别是秀山花园小区,由于当时外来人口持续涌入、物业管理缺位等原因,诸多小矛盾不断发酵,紧张氛围持续加剧。后来,秀山社区居委会及热心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让小区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秀山社区同心文化长廊。秀山社区供图

秀山社区同心文化长廊。秀山社区供图

秀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春秀表示,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构筑载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让辖区居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相亲相爱地凝聚在一起,增进了大家的思想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示范社区的文化内涵和底蕴。2018年以来,该社区依托社区“大党委”力量优势、区位优势、民族人口优势、产业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等,积极打造秀山社区民族团结“五大工程”,助力民族团结工作,成效明显。

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技艺,该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以专题培训为载体,以“声美”“形美”“才美”“德美”“情美”为主题,邀请资历高的专业老师到社区,组织开展民族舞蹈、插花茶艺、书法绘画等适合各民族各年龄层次居民爱好者参与的教育培训活动,打造“五美”特色讲堂。这一系列教育培训,不仅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出浓厚的民族团结、携手与共的社区氛围。

打造多元阵地培育先进典型助推示范创建工作

青秀区居住着汉、壮、瑶、苗等48个民族,在112.58万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25%,有41.79万人,做好民族工作事关当地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近年来,该区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摆到重要位置抓牢抓紧,以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总目标,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各项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新启动“邻里石榴红”“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驿站、“石榴红”家园、“石榴红”宣讲团、“石榴红”志愿者小队、“石榴红”工作室等系列民族团结品牌多元阵地建设,使之成为各民族群众联络联谊的主阵地,区委、政府与各族群众沟通交流的“连心屋”,有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示范城区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人民网 付华周摄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人民网 付华周摄

该区因地制宜,积极发掘培育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打造出一批民族团结示范点。截至目前,先后有32家单位获得国家、广西以及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涌现出以凤岭北社区、秀山社区、民主路小学、桂雅路小学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同时,该区坚持把改善民生与创建工作相结合,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牵肠挂肚的烦心事、操心事,在持续改善民生中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以来,城区为100多名少数民族人士提供就业培训,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帮扶。”青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陈宏表示,该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互助、关爱活动,慰问社区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数民族经营户和贫困少数民族家庭。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12.63万元,完成产业发展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1个4公里,完成实施村屯基础建设渠道灌溉4个项目共3.428公里,有力改善民族聚居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秀区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扩面,努力把该区建设成为民族风情浓、文化引力强、幸福指数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责编:付华周、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