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首届广西珍稀鱼类科研增殖放流活动在邕举行

超17万尾珍稀鱼类放流邕江

2023年09月24日10:17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9月23日,首届广西珍稀鱼类科研增殖放流活动在南宁市江滨公园邕江水域举行,超17万尾珍稀鱼类放流邕江。

  此次共增殖放流了5种珍稀鱼类,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原鲤、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桂孟加拉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动物长臀鮠以及名贵经济鱼类大刺鳅、三角鲤。

  乌原鲤是珠江流域特有鱼类,仅在珠江流域的广西、贵州及云南水域有分布,近年来数量不断下降,2020年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物种,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物种保护与资源恢复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此次放流的乌原鲤鱼苗种共5.65万尾,其中,当年鱼苗规格全长约5厘米;2龄后备亲鱼规格全长约23厘米;5龄以上亲鱼规格全长约40厘米。

  “以前放流以3—7厘米的鱼苗为主,它很难适应大的水域,成活率和能达到成熟的概率比较低,这次放流的人工培育出的性腺成熟或将成熟亲鱼,我们能很快监测到它的自然繁殖行为。”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勇告诉记者,最终目标是让这些珍稀鱼类在邕江中实现自我繁衍生息和野外种群的重建。(记者曹丽媛 通讯员施军)

(责编:庞冠华、李敏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