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多措并举助力残疾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让我每个月都能增加2000余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在贺州市平马镇三叉村益起初发助残工作站里,残疾人龙庆金拿着7月份的收入激动地说道。2023年,横州市残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促进我市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强化特色,推进农村残疾人就地就业。一是依托“中国甜玉米”之乡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公司+协会+基地+残疾人户”的模式运作,通过举办培训班,为每户残疾人免费提供至少1750元的甜玉米种子、有机土壤等生产物资,给予技术支持、跟踪服务、成品回收等措施,扶持了240名残疾人发展“阳光助残基地”甜玉米种植,实现每户残疾年增收约10000元,增收幅度居全区前列。二是通过免费提供原材料、技术等帮扶,扶持13名腿脚不灵活的残疾人发展茉莉手工产业。通过基地帮扶,辐射带动全市2000余残疾人生产劳动,切实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根据残疾人自身发展需求,以当地特色产业扶持为辅,按照“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为33名困难残疾人开展为期7天的实用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农村残疾人的综合技能,推进农村残疾人有效就地就业。
强化公益,推进“益起初发”助残就业。横州市通过“残联+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网络平台+残疾人”的帮扶模式,对65名残疾人进行了免费手工技能培训,解决残疾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工作的难题,为残疾人实现零风险居家就业,帮助残疾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给家庭每人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强化政策,推进按比例安排就业。实施支持企业用工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底数,建立需求台账。同时,结合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多渠道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通过走访了20个用人单位,协调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农村信用社、桂林银行、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广西天力丰生态材料有限公司、市民族中学等用人单位吸收和接纳残疾人就业38人,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80余人。
强化攻坚,推进困难残疾人稳岗就业。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协调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为残疾人开发、挖掘乡村建设公益性岗位27个,切实帮助了340名残疾脱贫户、残疾边缘户等困难残疾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实现增收。
强化动力,推进残疾人主动就业。采取造血式扶持模式,推动残疾人由被动受惠变主动致富。今年来,横州市为残疾人申请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补贴22人,通过党员扶持残疾人掌握技术,稳定发展生产43名,为自主创业残疾人提供资金支持17人。同时,市残联积极筹集社会爱心款共12万元,在城区内主要街道打造5个“蚕豆小站”——残疾人就业点,帮助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谢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