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瑶山深处迎来一支交院“推普”轻骑兵

2023年09月22日16:0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在瑶族小学的推普小课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在瑶族小学的推普小课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我是中国娃,我说普通话……”东兰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三弄瑶族乡小学六年级(1)班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响亮而整齐的朗读声。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群小朋友起劲放开嗓门。这是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推普东兰行的小课堂,“推普热”不仅在校园内掀起,还延伸到了乡村。

用普通话这把“钥匙”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更大地打开山门,广西交院人一直在路上。在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学校通识教学部集结语言文字工作力量(以下称“推普队”),党员模范带头,群众踊跃参与,深入东兰县革命老区,走村入寨,开展“推普+经典诵读”“推普+技能”的“推普下乡,语润瑶山”系列活动。

为瑶族小学捐赠《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为瑶族小学捐赠《现代汉语词典》等书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我是中国娃”——推普+经典诵读

在推普小课堂上,推普队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陆肖乐老师为瑶族山乡的孩子详细介绍了推普周的由来、什么是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和说方言的关系等普通话小知识,通过送气音绕口令练习,帮助瑶族学生提高普通话发音的标准性。

“书同文,语同音”,在经典诗词诵读环节,师生齐声诵读《中华颂》,让瑶族学生感受经典之美、祖国语言文化之美,同时在心中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三弄小学,推普队还为老师同学们赠送了《现代汉语词典》在内一批书籍和物资,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与推广。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基础。在交流中,当地好几位老师提及,社会在不断发展,愈发感受到普通话教育真的很重要,“不学好普通话,孩子们就很难走出大山。”“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基本国策,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的。”推普队员们不约而同地表示。

我是“村播”推普小课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我是“村播”推普小课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我是村播”——推普+技能

“直播带货”已成为助推乡村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援建项目——信河村乡村主播培训中心,推普队老师利用前期为信河“村播”们量身定制的通俗易懂又的信河版普通话课件,为30多位农户进行了普通话培训。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推普老师的示范发音,村民们深刻感受到,普通话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更增强了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村民韦桂杉是信河村最早尝试直播的村民,今年7月,她获得了广西巾帼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如今,她已经是村民最早的“村播”。“今年暑假的时候,广西交职院的老师带着大学生志愿者给我们上了普通话课,对我在网上销售芒果起到了很大帮助,今天又能听老师教我们讲直播用语,我非常开心。以前不敢开口讲话,现在我在直播间大胆地推销家乡的水果,我感觉说好普通话真的非常重要。”对再次到来的推普队,她激动地讲述学好用好普通话带来的收获。

奔袭千里来送“话”,乡村振兴先通语。带队开展推普东兰行的学校通识部主任梁东颖说,在这些老区、山区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可以减少沟通交流中的困难,促进知识和技术传播,有助于提高这些地区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今年暑期,学校交通人推普队从全国4000多个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2023年1176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队,顺利完成了暑期的推普实践。学校将继续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坚定不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助力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一份力量。(陆丽程)

(责编:陈露露、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