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古镇“小警队”有“大作为”

![]() |
大圩镇警务工作站远程指挥中心。桂林市公安局供图 |
悠悠漓江水从兴安县一路顺流而下,进入毗邻桂林城南的灵川县大圩古镇。这座千年古镇是百里漓江中游著名景点,被列为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位于古镇的入口处的灵川县公安局大圩派出所,常年守护一方水土。目前,该所辖区总面积193.78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1个居委会,以及漓江大圩段等多个景区景点。全所现有民警5人,辅警18人,驻村辅警16人。近年来,大圩派出所除承担日常公安业务外,还肩负漓江大圩段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从守护到共治,古镇小警队有大作为
漓江之畔,一棵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樟树下,便是大圩派出所的办公地。自新中国成立,派出所便坐落于此,每天守护这片山水。派出所的现任所长刘思宇表示,大圩派出所虽小,但肩负的责任却不小。
走进大圩镇警务工作站,远程指挥中心里的大屏幕滚动着播放着漓江边、古镇里的实时画面,江中的垂钓者、执法人员巡江的情形清晰可见。
“在这里,我们可以监控到多个重点区域的情况,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的行为,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距离最近的民警、辅警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刘思宇说,派出所还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建立起信息互通、定期会商、疑难会诊等协作机制,共同保护大美漓江。在此机制模式下,派出所成为“信息中枢”,可以高效解决问题,获得了群众的信任。
从“田园绿”到“藏青蓝”,朴实的他们怀揣大情怀
夏末初秋,天空碧蓝如洗。漓江边,阳光下,江面波光粼粼,江中水清鱼欢,警员乘着快艇在江面巡逻。大圩派出所辅警卢志双见证了漓江从一汪碧水到因旅游业发展而变得垃圾丛生,面对母亲河遭到生态遭破坏,他深感痛惜,于是加入灵川县公安局辅警队伍,成为家门口的“平安守护人”。
2021年以后,灵川县公安局将警务工作触角向生态环境治理延伸,探索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卢志双表示,他与同事们轮流昼夜巡江,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漓江生态环境的行为,“虽然辛苦,但觉得我们的工作责任很大。”2022年,大圩派出所配备警用快艇等“高科技”装备后,巡江工作更加高效和具有威慑力。除了日常巡河,派出所民警、辅警们还深入沿江村组,开展生态环保宣教行动,提高村民们保护漓江的意识。
从不解到认同,百姓心中有杆“明白秤”
大圩古镇街上,装修得古香古色的公安警务室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据刘思宇介绍,派出所在古街上设置了警务室,以便第一时间处理群众的问题,延伸治安防控服务触角。警务室内,墙面贴满了民众的倾诉感激话语,折射出警民关系的和谐融洽。
守护漓江生态环境需要百姓群众的自觉配合和参与。为了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大圩派出所所辖各社区、村委成立了多支由党员、热心群众组成的“义务巡江队”,每天轮班不间断在江边巡逻,及时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曾意萍是大圩社区组织的巡江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名“女将”。“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参与到漓江生态保护这个大工程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曾意萍说,大家亲眼看到漓江治理前后的变化后,慢慢转变了原先不理解政府的观念,自觉抵制污染环境的行为,并投身保护漓江生态的行动中。曾意萍还说,渔民也在禁渔期从“捕鱼人”变成“护鱼人”。身份的转变折射出当地百姓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其实老百姓心中都有杆‘明白秤’,那就是漓江生态保护不仅是为了大家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曾意萍感慨地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圩派出所是桂林公安守护漓江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各级联动,警政民协作,科技助阵,百姓共治,共同的目标都是守护美丽家园。在大圩,守护绿水青山正在逐渐成为一场全民自觉行动,因为只有形成强大的合力,构筑坚实的屏障,才能长久地享有山清水秀的美好未来。(周雨乐、张苑、吴建林、张凤琴)
![]() |
桂林公安在漓江上开展水面巡逻任务。桂林市公安局供图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