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全过程人民民主南宁人大实践

黄华平代表:守护长者初心不改 用爱耕耘履职尽责

2023年09月12日17:00 |
小字号

每天上午9时,南宁市新阳真情养老院内,养老护理员们都要“细数”老人们的意见和需求,院长黄华平则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随后向同事们布置任务和交代注意事项。黄华平表示:“别看这些都是小事,可都是老人们最期盼解决的问题。”

每天抽时间开工作协调会,这是黄华平担任院长以来的“规定动作”。从2013年至今,他既是养老院的规划师、采购员,又是护理员、活动主持人,3年前还添了新身份——南宁市和西乡塘区人大代表。“院里的‘老朋友’是我放不下的牵挂。我要将目光全部聚焦养老、为老服务一线,帮助老人们安享晚年。”黄华平说。

转行

“我对养老行业有信心”

为何放弃高薪厚职的建筑行业,转行投身养老服务?大家对黄华平当年的选择多少有些想不通,但对于黄华平来说,做这样的选择,靠的是心中怀着的热切理想,和毅然跳出“工作舒适圈”的勇气。

“十年前,养老服务行业还不被人们看好,我从事的建筑行业,却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黄华平说。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集纳社会力量帮助老人安享晚年成为普遍共识和大势所趋。这让黄华平看到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

面对职业生涯的大跨度转变,黄华平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服务品质,在2013年成立了南宁市第一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南宁市新阳真情养老院。

在踏入养老行业之初,黄华平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请不到专业护理员,他就自己动手为老人拾掇;晚上值夜班,他每隔两个小时便去查房,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位老人睡眠;看到有老人睡不着,他会耐心安抚。在黄华平心中,照顾老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决不可有半点马虎。

“我对养老行业有信心!”经过耐心沉淀,黄华平对老年事业有了更大的追求。几年间,他在南宁、钦州、贵港等地先后创办了7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床位达千张,涉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农村养老、医养结合、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等多个板块。

“他在管理上大胆创新,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地区先进养老模式和理念,再运用到我们的机构中,从而使得养老院持续健康发展。”南宁市新阳真情养老院副院长杜泳如此评价黄华平。

黄华平(右一)照顾老人

照护

“我也得到了亲情的满足”

十年间,黄华平越来越发现自己能通过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获得满足感。“我们说‘老人无小事’,无论我们自己认为大或者小的事,对老人而言都是大事。当我能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快乐能实实在在地反馈给我,我也有亲情的满足。”

与老人走得越近,黄华平就越能感受和理解他们的无奈和敏感。67岁的邓阿姨在新阳真情养老院生活了两年多,初来养老院时,因身体半侧瘫痪以及摔跤造成脚跟骨裂,她对生活逐渐丧失了信心。黄华平每天跟她谈心,鼓励她、帮助她融入到新的生活圈和朋友圈。终于,邓阿姨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

“黄院长和护理员们除了关心我的吃穿,还每天陪我练习走路,这份体贴和坚持让我很感动。”邓阿姨说,随着自己一天天走得更远,黄华平和护理员们比她还要激动和兴奋。

在养老院,每位老人的性格、生活习惯、身体状况都存在差异,黄华平时刻提醒大家为每一位老人量身定制不同的养老方案。“黄院长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大家看在眼里,也都深受影响,现在的养老院就像一个大家庭。”南宁市新阳真情养老院颐养区护理班长韦福金说。

从与建筑打交道,到和“老朋友”相处,面对大家“是否后悔”的疑问,黄华平表示自己从没后悔过。“做好养老工作,需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多重任务协调能力和执行力。老人的一个眼神,我就能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这些带给我的成就感不是之前的工作可以比拟的。”

黄华平进站接访群众,倾听群众声音,了解困难和期盼

履职 

“助力养老服务上新台阶”

2020年,黄华平当选西乡塘区人大代表,并在2021年当选南宁市人大代表,身份的多样让他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从管理好养老机构,到为基层养老机构发声,为全市养老事业出谋划策。“银发浪潮”的来袭,让黄华平顿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用也更大了。

如何让基层老百姓的心声得到充分反映?这些年,黄华平积极投身基层社区认真履职作为,分别参与市人大、城区人大、市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开展的有关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及长期护理保险等专业领域的实地考察调研活动。

黄华平明白,作为人大代表,要走出去,了解更多的基层情况。“掌握新情况才有好建议。”黄华平说。

经过实地走访调研,黄华平发现社区居民对于居家养老相关政策不够了解,社区内的养老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养老机构内医疗护理水平不高等,为此,他相继提出了《关于向社区居民加强推广普及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相关政策的建议》《关于积极探索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议案》《关于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与补贴的建议》等多个利于养老事业发展的专业性议案和建议。目前,多个建议得到了卫健、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答复。

老年人的声音、社区居民的声音、基层员工的声音······这些一线民意变成了黄华平沉甸甸的议案和建议。黄华平认为,要发展好养老行业,不仅要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上发力,也要聚焦养老护理服务人员能力提升等措施。

人大代表不仅要当好群众的“传声筒”,还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这几年,黄华平的很多建议得到答复落实,这让他很有成就感。今年6月,黄华平被评为2022年度南宁市人大代表工作先进个人。

“立足本职,持续关注养老问题,不断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我始终如一的努力方向。”黄华平说。(杨盛 王思怡)

来源:南宁日报

(责编:陈丽冰、陈露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