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阳朔县“三个精品”打造遇龙河畔最美乡村

2023年08月31日12:04 |
小字号

遇龙村美丽的人居环境
遇龙村美丽的人居环境

阳朔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桂林市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聚焦“生态宜居、优特产业、文化铸魂”三个精品,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白沙镇遇龙村,实现在中国最美县的最美山水间建设最美乡村。

打造生态宜居精品,让乡村建设美在生态圈上

村庄规划合理有序。因地制宜制定遇龙村委村庄规划,白沙镇遇龙村委所辖5个自然村:遇龙堡村、桥背村、桥上村、上西牛塘村、下西牛塘村均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村域、村庄布局与建设、基础设施、安全防灾整治、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村庄居民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类元素充分融合,实现“一个村庄一本规划,一个节点一张图纸”,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遇龙村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遇龙村获得“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荣誉。

环境整治卓有成效。遇龙村持续开展“五拆五清五建”综合整治专项活动,拆除违章建筑、废弃栏圈、乱搭乱盖120处1.4万平米,清理村屯道路、门前屋后、田园果园等350处,遇龙河度假区内租民房改民宿的租金立涨95%,建设统一风貌560处、乡村道路10条、美好家园(美丽庭院)340户、五彩田园2000亩。民居建设融合坡屋顶、小青瓦、花格窗、白粉墙、青石板等桂北风情建筑元素,打造古楼门绿化小公园,建设微菜园、微庭院、微景观,修建生态休闲旅游步道、生态停车场,硬化村内道路,完善农村书屋、老年活动中心、体育文化广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周围山水相得益彰,游客漫步小桥流水人家,观赏山水田园风光,浸润民俗民风文化,尽享世外桃源美好生活。2020年遇龙村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2021年成为全区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培训班、桂林市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现场推进会、桂林市2021年党建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市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等多个自治区、桂林市会议的现场参观点并入选治区乡村振兴案例。

基层治理提质聚能。自发组织成立桂林市首个村级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会,内设多个组织机构,常态化组织各自然村村长、管片干部、乡贤能人、协会会长共同为遇龙村乡村振兴事业出谋划策,致力于乡村振兴工作。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遇龙河“巨龙巡游”活动,获得巨大成功,荣登央视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头条,现已成为了遇龙村每年固定保留的旅游表演项目。2018年遇龙村党总支部成功创建为自治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2021年支部书记封志伟被评委自治区优秀党共产党员,2022年遇龙村党总支部被评为自治区学习身边榜样,在基层治理上彰显先锋榜样力量。

打造优特产业精品,让乡村经济旺在产业链上

农旅产业提档升级。统筹谋划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相融,以产业促增收带振兴成效明显。建成遇龙金丹产业示范园和遇龙河柑桔产业核心示范区,全村种植柑橘超3000亩,年产量超6000吨,开发金桔干片、金桔蜜饯、金桔酥糖系列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开辟村民创收新路径;依托遇龙河国家级度假区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竹筏漂流水上游、民俗文化体验游、快乐骑行徒步游等农旅、文旅融合旅游业态,实现沿线民宿、餐馆、商店等服务行业共同发展。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旅游+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成功举办阳朔县第一届、第二届遇龙河竹筏漂游节,“梦幻遇龙·竹筏漂游”品牌影响力、吸引力持续增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全村每年接待游客量超60万人次,“竹筏漂流”成为遇龙村最具价值“旅游名片”。封氏桂花手工坊的桂花茶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专利,粽子、松糕、糍粑、豆腐等美食大受游客喜爱,竹制手工艺品等编织品成为热销产品。

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建立“乡镇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健全利益分配联结机制,遇龙村以遇龙河生态资本入股到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每年集体经济分红达到50万元以上,村民每年获得的旅游分红人均超1000元。由乡村振兴促进会牵头,成立阳朔遇龙金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阳朔遇龙河景区公司负责合作经营遇龙桥码头水域段婚纱摄影项目,阳朔遇龙河景区公司占股51%,金色公司占股49%,金色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全部进入村级集体经济账户。全村成立7个经济合作社,成功走出一条从“家家有田”到“户户有股”的农业转型之路。

打造文化铸魂精品,让乡风文明活在示范带上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建立乡村非遗文化传承扶持基金,深度挖掘保护乡村文化遗产。遇龙河上有遇龙桥、富里桥等古桥横跨遇龙河上,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遇龙桥《天作寨抗战纪》、《遇龙村抗战胜利碑》成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家大院、何家大院、武举人宅邸、曹邺诗碑廊等桂北风格古民居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既增添了遇龙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是遇龙村廉政教育的基地,大大丰富遇龙村文化之魂,打开了遇龙村实现“廉洁文化+旅游”的新发展方向,让整个村的文化底蕴更上一个台阶。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依托遇龙河、遇龙桥、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文化广场等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演出活动、“书画遇龙”写生活动、遇龙河竹筏漂流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园缅怀抗日英烈”、重阳节晚会等活动等活动,通过挖掘文化底蕴,讲好廉洁故事,传承抗日精神,积极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陈规陋习,遇龙村成为诸多游客来朔旅游的首选。

清廉文化深入人心。有效融汇家风家训智慧文化,规范村规民约,建立覆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多方面规章制度,潜移默化地教育乡人及来客。打造遇龙村廉政教育的基地,设立“一池一廊”,打造寓教于景廉政宣教点,廉洁文化深入民心。积极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陈规陋习,以强有力的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徐学芳)

来源:阳朔县乡村振兴局

打造曹邺诗碑廊党员廉洁示范教学点
打造曹邺诗碑廊党员廉洁示范教学点
(责编:许荩文、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