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西乡塘区各学校多举措促“双减”亮点纷呈

2023年07月12日16:58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南宁市西乡塘区各学校积极探索“双减”工作新思路,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校内外活动,启智润心,提升教学品质,促进课堂提质减负,培育学生全面发展。

友爱南路学校。西乡塘区教育局供图

友爱南路学校。西乡塘区教育局供图

友爱南路学校以开展“双减”背景下如何分层设计作业的研讨为抓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弹性化分层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好”,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减量增质。将课后延时服务分成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课后作业辅导,第二时段为课后社团活动,创建以“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特色的社团活动有排球、篮球、啦啦操、手势舞、七彩阅读、合唱、书法、美术社团等。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发挥特长,斩获佳绩。

锦华小学。西乡塘区教育局供图

锦华小学。西乡塘区教育局供图

锦华小学聚焦“品质教育”站位出发,结合研题导学的科研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流程,寻找最贴合学生的课堂样态,重点从“书声琅琅”“笔尖沙沙”“议论纷纷”以及“情意融融”四个方向来构建,优化作业设计,以研促“双减”,最终形成“四环四度 学用融通”品质课堂教学新范式,并通过研课、磨课、听课、议课,改进和创新教学策略,尝试教学切片分析的方式,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设计得失,以研导学,切实落实“四环四度 学用融通”的课堂理念。

西乡塘小学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将传统文化带进课堂与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特色课堂的独特魅力,助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共促。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为引领,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开设了民族乐器、民族刺绣、书法、绘画、竹文化文创作品等特色课程,通过书写、绘画关于竹的诗词,把校园“竹文化”的特色课堂融入课后服务。增强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同时,也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鲁班路小学。西乡塘区教育局供图

鲁班路小学。西乡塘区教育局供图

鲁班路小学秉持“匠心独运 洵美且异”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教育方式,贯彻“双减”精神。学校大力实施减轻学生负担措施,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体验、改革考核方式等,为学生提供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在实施“双减”工作的基础上,鲁班路小学大力弘扬非遗教育,发展“匠心五行”和“5+N”系列非遗教育课程,建设“一馆十二坊”教学场馆(鲁班文化馆、木工坊、红陶坊、古建筑坊等13个场所),实行“工坊式教学”,将非遗知识深度融合到课程中。学校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库,实现全时空育人。(西乡塘区教育局)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