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35年,贵港市全域湿地保有量不少于5.88万公顷
广西贵港:完善法治制度保障 健全湿地保护体系

贵港东湖公园。人民网 付华周摄
6月21日下午,雨过天晴,蓝天白云映照下,位于广西贵港市城区东侧的贵港东湖公园显得格外秀丽清新,湖内盛开的荷花随风飘摇,湖心小岛上成群的候鸟在枝头来回起舞,好不惬意。在附近居住了30多年的罗先生表示,如今东湖公园的环境越来越好,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他每天都会带小孙子出来散散步,锻炼一下身体,生活幸福感很强。
罗先生等人在贵港东湖公园散步。人民网 付华周摄
这是贵港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多措并举保护湿地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缩影。在当天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汇报会上,贵港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积极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营造山清水秀自然生态和建设美丽贵港的有关情况。
贵港市六陈水库。人民网 付华周摄
据介绍,贵港市湿地类型丰富,共有湿地面积50222公顷,主要内陆滩涂762.45公顷、湖泊湿地0.93公顷、沼泽湿地29.54公顷、河流水面湿地19883.7公顷、水库水面湿地11116.84公顷、库塘湿地(除养殖库塘)13142.47公顷、灌丛湿地5285.86公顷。其中,贵港市达开水库、六陈水库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湿地。
贵港东湖公园湖心岛上的野生鸟类。人民网 付华周摄
贵港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共有25目56科112种,其中鳄蜥、蟒、林麝、穿山甲为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猕猴、白鹇、蛤蚧虎纹蛙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动物;区域内野生维管束植物166科533属1039种;古树名木4561株,古树群91处。涉及规划范围的港北区、港南区与覃塘区在广西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当中处于柳江—黔江流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经贵港市五届人民政府第六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该市已出台《贵港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贵港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建立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制度,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稳定性。
贵港市港北区的一处湿地。人民网 付华周摄
根据有关工作要求,贵港市将实行湿地资源总量控制,严格保障湿地生态空间。至2035年,该市全域湿地(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沼泽、滩涂)保有量不少于5.88万公顷,湿地保护(包括自治区重要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湿地)面积0.9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15.65%。
贵港市六陈水库。人民网 付华周摄
同时,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立以达开水库、六陈水库两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湿地为主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其他湿地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和自治区级湿地公园,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优化湿地保护空间范围,落实湿地管理要求。
贵港市达开水库。人民网 付华周摄
此外,完善湿地保护机制。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重建或者修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重点在达开水库、六陈水库、平龙水库、武思江水库等重要水库以及郁江、黔江、浔江等重要河流开展针对性的保护修复,稳定湿地生态功能,确保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质量不下降。种类数量不减少、种群规模不缩减,提高水质。
加强湿地保护,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要求。贵港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继续把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协调机制,强化部门联动,针对该市达开水库、六陈水库等重要湿地及其他湿地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形成湿地保护合力,确保实现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
贵港市达开水库。人民网 付华周摄
同时,将湿地保护修复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多措并举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支持力度。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宣传普及湿地科普知识,并依托现有的完整自然湿地,积极申报国家及自治区级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港东湖公园。人民网 付华周摄
此外,贵港市还将进一步加大依法管理整治力度,对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组织力量集中检查;对核心地区的自然湿地予以重点保护,禁止开垦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生态特性和生态功能,维护该市的绿水青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