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三个聚焦”推动党团队一体化深度融合

2022年以来,共青团鹿寨县委员会抢抓县域共青团改革契机,以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以“三个聚焦”为抓手,全面深化共青团改革,全力推动鹿寨县党团队一体化深度融合。
鹿寨县寨沙镇“青年夜校”第5期学习班
聚焦组织框架一体化搭建,夯实筑牢红色“根基”。一是围绕“带建结合”的工作方针,把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大胆探索新时期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的新路子,构建起党委、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三级联动的组织框架。将红色“触角”延伸拓展至为党育人的每一个角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一体化培养理念,建立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新模式,团县委负责人进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督导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县级教育团工委,县教育局副局长兼任团县委副书记,加强对县域学校共青团工作直接指导。将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
二是打牢阵地基础,实现中学团校和乡镇团校建设全覆盖。充分运用团教协作机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就学校少工委和中学团校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工作任务进行充分沟通、讨论酝酿、形成共识,最终形成由团县委牵头抓总,教育团工委协调配合,各学校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实现全县10所中学团校建设全覆盖。同时与当地乡镇党委积极协调,整合资源量大下沉,目前已经实现9个乡镇团校建设全覆盖,119个村(社区)少工委建设全覆盖,建立鹿寨县第一所村级团校,成立2所“青年夜校”。
红色文化陈列馆红领巾讲解员
聚焦思想引领体系一体化构建,深培厚植红色“种子”。一是分层分类,把教育贯穿全过程。以党团队组织意识培养及其衔接为关键,构建中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团员先进性。学校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团组织工作以团前教育、发展团员、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 少先队工作以团前教育、推优入团为重点。少先队员、积极分子入团,必须经过中学团校培训考核合格。
二是深化活动教育,坚持思想引领。以党员活动室、团队室、党团队系列主题文化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党团队一体化阵地建设,打造沉浸式的集党史、团队史、鹿寨红色文化历史一体的思政先锋学院,加深学生对党团队一体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进步热情,坚定政治信仰。通过讲党史团史队史比赛,选树出8名小少年,成为鹿寨县博物馆、鹿寨县红色文化陈列馆的首批红领巾讲解员。
鹿寨县少先队入队仪式
聚焦考核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完善,优化考核“一杆秤”。一是构建入队入团入党“递进式”工作体系。实行分批入队、“从严入团”、“推优入党”,建立健全团员全过程培养机制,严格执行《学生入团积极分子考核标准表》,畅通团组织推优渠道。制定下发《关于做好鹿寨县共青团员“推优”入党工作的通知》,规范了“推优”程序,强化培养过程,提高“推优”能力,将“育优”作为“推优入党”的关键环节,将“育”字寓于理论学习、工作表现、社会实践等各领域中。2022年以来,通过“双推优”入党积极分子34人,发展对象13人,切实增强了团员光荣感。
二是强化团员先进性评价、团内荣誉激励、进阶培养机制。将团员发展流程细化为10步曲,让原本抽象的过程以表格化、数据化的形式有效呈现,明确青少年在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前要进行个人自评、中队民主评议、教师团支委民主评议,清晰地告诉学生成为共青团员必须通过“五星争创”推优入团。推行《鹿寨好少年积分制成长档案》和《入团考察书》,入团推优数据清晰可见,入团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过程真实完整地记录。
来源:共青团鹿寨县委员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