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里的春运

梁胜琪与同事正在手比确认信号。
作业范围覆盖南宁南站2个车场,近50条股道,作业长度约3公里,每天可解编列车近30列……这里是南宁南站驼峰,也是介于二场与四场间最繁忙、最特殊的作业要道。
近日,南宁南站四场7道,一列货车正静待着一台红色的HXN5型内燃机车将其分解。此时,梁胜琪驾驶机车将列车推上驼峰,以不超3公里/小时的速度对列车进行分解。
梁胜琪是南宁机务段南宁运用二车间南宁南站一调的调车机司机,主要负责对南宁南站四场的到达列车进行分解。
要分解列车,驼峰是关键。通俗地说,驼峰也叫作陡坡,当调车机把到达列车推上驼峰后,由在驼峰上作业的车站连接员将车辆间的车钩依次打开,其车辆便能通过陡坡的惯性溜到下方车场的不同股道上,达到将车辆分类、重新编排以及提升运输组织的目的。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区段站,南宁南站具备二级五场的规模布局,南宁南站四场每天需分解的列车便有来自南昆线、南凭线、南防线等方向的列车。春运期间,各地电煤、焦炭需求旺盛,南宁南站作业量有增无减,更给调车机司机提出了更高的作业要求。
“这里没有长途司机的风驰电掣,只有一慢再慢!”梁胜琪介绍道。
梁胜琪正在对机车走行部进行检查。
据悉,调车机牵引作业的最高运行速度不能超40公里/小时,尤其在驼峰作业的调车机,正常推峰作业(分解列车)多数时间要保持在3公里/小时以下,并需在35分钟内完成一批列车分解任务。
春运期间,到达的南昆线列车往往空车较多,而空车在驼峰上的分解作业给梁胜琪等调车机司机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南宁南站专调15年,梁胜琪平均每天得提回手柄上千次,手比口呼上百次,完成约15张调车计划,如今,他已完成安全行车4150趟次。“在专调有句俗话叫‘只有人等车,没有车等人’,寓意调车作业安排紧凑,无缝衔接,争分夺秒,虽然辛苦,但看着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向全国各地,便感到成就感满满。”梁胜琪满脸自豪地说。
赵彦超 陆莹 摄影报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