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聚焦2022年乡村振兴·广西>>广西文旅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展播

加快健全保护传承体系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12月20日17:12 |
小字号

广西“壮族三月三”里湖王尚分会场千面铜鼓阵
广西“壮族三月三”里湖王尚分会场千面铜鼓阵

近年来,河池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以推进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抓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完善非遗保障机制,高位推进保护工作

加强地方立法,规范保护工作。一是2017年颁布实施《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广西首部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立法规范了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二是2019年颁布实施《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促进了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加强执法检查。河池市人大定期对非遗保护相关条例进行执法检查,有效保障了非遗法条的贯彻实施。

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完善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制定联合保护措施,协调解决非遗保护重要事项。二是成立河池市文旅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政协主席任常务副组长,市直、中直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协调解决非遗保护等文旅发展重大问题。三是设立非遗保护专职机构,成立市县非遗保护中心、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专职负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统筹社会力量,引导民众参与。一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共招募民间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志愿者214名,为60个乡镇(社区)、180个村屯提供非遗保护传承、讲座等服务。二是成立非遗保护民间组织,成立了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东兰传承铜鼓文化协会等19个民间组织、协会,引导参与非遗保护。三是引导相关企业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传播工作。如东兰传承民间铜鼓铸造厂组织民众开展月月赛铜鼓活动等。

健全非遗名录体系,提升保护传承水平

加强项目申报认定,完善非遗四级名录体系。成立河池市非遗项目名录专家评审委员会,持续完善非遗项目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目前,河池市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全区首位,有自治区级项目83项,市级项目155项,县级项目984项。《刘三姐歌谣》入选2019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扶持培养传承人,确保非遗有序传承。出台并实施《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每年给予市级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3000元、县级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1500元。目前,河池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自治区级85人,市级134人,县级367人,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有序接力的传承队伍。

加快传承基地建设,拓展非遗保护空间。采取政府推动、专家指导、社区民众共建的模式,利用博物馆、文化站、企业厂房、学校教室等场馆,先后建成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弄宁瑶寨铜鼓文化传承基地、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非遗传习展示中心等非遗传承场馆125个、非遗工坊20个、未成年人非遗传承基地31个。

强化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自治区文旅厅的关心支持下,在河池市设立了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按照实验区总体规划统筹建设,成立了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市本级设立了专项建设资金;出台了《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进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建设了铜鼓文化传承体验设施、非遗数据库;开展了铜鼓文化调查研究、宣传教育、传承培训等相关工作。形成区、市、县联动推进保护区整体性保护工作机制,自治区文旅厅邀请国家及自治区非遗专家进行指导,自治区非遗中心安排中心专家深入河池实地调研,指导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市县分批分次落实专家指导意见,加快了实验区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任务,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目标。

找准非遗和现代生活连接点,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结合四点半课堂,融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结合四点半课堂,持续开展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推动“双减”减出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全市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所、自治区级示范学校11所、市级示范学校27所,县级示范学校10所,以及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传承学校1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1所。如,南丹县王尚小学开设了铜鼓、皮鼓、陀螺、民族服饰等15个非遗传承兴趣班,并将国家非遗项目的传统舞蹈勤泽格拉编成一套课间操推广。

实施生产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结合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开展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建成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坊、罗城仫佬族刺绣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纱纸制作技艺工坊等20个非遗工坊,助推4700多名群众脱贫,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如,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坊、南丹县朵努手工坊,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服饰,通过“作坊+合作社+销售部+公司”模式,将瑶族服饰销往全国各地,年营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吸纳110名白裤瑶族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增收1.5至2万元。2022年,《瑶族蓝染:为小康生活添彩增色》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

强化生活性保护,促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一是加强村落非遗保护,着力加强当地村民及其生活方式的保护和延续,培育和扩大非遗传承人群。南丹县投资13.7亿元建设“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安置白裤瑶贫困户1.35万人,有效保护了国家非遗项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和瑶族服饰的传承环境,里湖王尚安置点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二是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东兰县筹措资金1.8亿元,建设巴畴新城,在建设中厚植蓝衣壮、铜鼓、蚂拐等非遗文化元素,命名铜鼓路、歌圩路、筒噔路、谈谣路等街道,组织开展赛铜鼓、唱山歌等非遗传习活动。三是培育非遗节庆品牌,提升了非遗可见度和影响力,提高了社区民众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连续举办了二十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是广西三大艺术节之一。实施“一县一节”,有效保护传承壮族蚂拐节、白裤瑶年街节、祝著节等非遗节庆。

加强合理利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一是推动非遗有机融入景区、星级饭店、乡村旅游区,打造优秀案例。依托特色非遗项目,建成宜州刘三姐故里旅游区、南丹歌娅思谷、巴马仁寿源等10家4A级景区,都安密洛陀酒店、环江毛南民族酒店等四星级酒店,《梦·巴马》等常态化旅游商演节目。《广西南丹: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保护与传承》入选2020年文旅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罗城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二是推出铜鼓文化研学游、刘三姐民族风情游等非遗精品旅游线路。红色记忆·铜鼓文化研学路线入选2022年度广西研学旅行精品路线。三是大力开发非遗旅游商品。在景区建设非遗工坊,通过游客宣传带动了瑶族服饰微店、丹泉酒天猫店等网络店铺销量的提高。同时,组织参加“广西有礼”广西特色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获银奖、铜奖、网络最佳人气奖、优秀奖等多个奖项。五是积极推广非遗美食,组织参加“广西有味·百县千菜”“广西美味”等美食评选活动,获金银铜奖、最佳人气奖、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来源:河池市文广体旅局

河池市东兰县巴英铜鼓会
河池市东兰县巴英铜鼓会
河池市天峨县壮族蚂拐节
河池市天峨县壮族蚂拐节
河池市东兰县巴英铜鼓会
河池市东兰县巴英铜鼓会
(责编:陈露露、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