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感受农耕乐趣 传承非遗文化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开展2022年研学活动

2022年09月15日16:4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近日,南宁市园湖路小学二(6)班师生来到宾阳县古辣镇稻花香里景区开展“感受农耕乐趣 传承非遗文化”研学活动。

学习舞炮龙。

学习舞炮龙。

宾阳炮龙节是宾阳县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2008年宾阳炮龙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国家级非遗宾阳炮龙制作传承人甘狄英给同学们讲解了炮龙的历史。相传宾阳炮龙始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上百条炮龙在鞭炮中穿梭起舞,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扎龙头、龙身、贴皮、上色、粘鳞片、做龙眼、装龙耳……同学们积极参与制作万人龙,像模像样地学手艺人师傅打磨炮龙身上的各处细节。炮龙制作完毕后,同学们跟着师傅学舞炮龙,一条条炮龙时而高昂起头,时而摇摆奔跑,颇有喜庆气氛。

同学们在学习种植辣椒。

同学们在学习种植辣椒。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农田区,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农耕、节气知识。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不时询问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对农耕、节气相关知识有了初步认识,明白了近期“白露”节气后,秋意渐浓,天气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各种秋作物逐渐成熟,开始陆续进行收获。学习农耕、节气知识后,工作人员教大家种植辣椒的方法。拿到分发的劳动工具和辣椒种子,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他们在体验劳动辛苦的同时,也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期待。

随后,同学们还参观了蔡氏古宅,与蔡家传承人一起制作传统美食宾阳菜糍。

学习制作宾阳菜糍。

学习制作宾阳菜糍。

同学们在稻花香里景区,播种辣椒苗,学习炮龙制作,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体验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而且丰富了文化知识,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为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影。

合影。

玉洁、贾经纬 摄影报道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