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广西科学院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以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为载体,引导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汇聚,大胆探索科技强农、绿色惠农、农民增收之路,取得显著成效。
建农村帮扶新载体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2021年,广西科学院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切入点,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在南宁、桂林、贺州、崇左等地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推广应用中草药生态立体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渔业养殖技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实施林下种植治理石漠化、桉树生态营林等重点项目,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动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周晓果博士带领团队在在马山进行金花茶生长调查
周晓果博士带领创新团队探索林下种植富农之路,在南宁市马山县推广石漠化治理技术,在恢复植被的同时,套种名贵植物,让当地农民增收。该团队采用林下套种新技术,在当地种植金花茶20000株,面积已达1750亩。不仅让当地群众感受到山重新绿起来的美好,也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该团队还在凭祥建立了金花茶种质资源圃,金花茶种类已扩充至29种,在保护金花茶的种质资源同时,也为金花茶林下种植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温远光专家带领创新团队探索生态营林富农之路,采取“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多树种混交”新技术,推广桉树全周期纯林生态营林模式和桉树珍贵树种混交生态营林模式,有效解决桉树种植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外来植物入侵等严重问题,实现营林“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率”,彰显出生态营林广阔前景,广西“十四五”期间将推广生态营林100万亩,实现增收节支24亿元。
科技特派显神威 技术智力双支撑
2021年,广西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派出38名科技特派员分赴龙胜、平果等地农村,开展农业政策、技术、信息、管理咨询,充分发挥“传、帮、带”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围绕乡村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科技讲座、田间指导等服务,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全年累计服务347个村,336个产业(示范)基地,面积达112106亩,实现产值150951万元,举行培训109次,培训人数达3821人,发放肥料59.95吨,种苗19510株,88斤草种,免费提供猕猴桃花粉200克,萝卜种子15包,枝剪等工具30套,农药88瓶果袋18袋,防虫黄板100张,发放培训资料2506份。
植物所主导研发的人工诱导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形成以火龙果种植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模式,成为科技部向全国岩溶石漠化地区推广的“果化模式”
李先琨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以百色市平果县果化镇龙何屯为中心,对石漠化治理和石山地区的生态恢复进行多年研究,主导构建人工诱导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形成了以火龙果种植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成为科技部向全国岩溶石漠化区推广的“果化模式”,造福一方。
李洁维研究员带领团队在龙胜为当地农户进行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培训
李洁维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筛选出一批适合广西生态环境发展的优良品种,先后在龙胜、资源、临桂、灌阳、灵川、乐业、南丹、罗城、宜州等10多个县(区)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向果农传授猕猴桃先进适用新技术,推介新品种,帮助果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总结出一套以健康苗木繁育、高空引蔓整形、人工喷雾授粉、主要病虫害防控等技术为核心的猕猴桃高效效栽培技术体系,辐射带动全区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团队在摸清广西猕猴桃野生资源分布与蕴藏量基础之上,还建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正是这些坚守在科技特派员岗位的科研人员,用自己的技术和智慧承载着农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用科技为少数民族地区灌溉出幸福美满的果实。
来源:广西科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