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聚焦“四个坚持” 实施教育帮扶赋能乡村振兴
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坚持以“党建+支教”为抓手,从2018年开始,连续选派优秀大学生党员到定点帮扶村开展驻村支教,创建了“乡村教育助力行”特色党建工作品牌。
教育与音乐学院党委领导到定点帮扶村小学看望实习支教学生。
坚持党建领航,强化组织保障,提振党建引领“聚合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每年组建以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奔赴定点帮扶村6所小学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校、院两级党委把大学生党员支教工作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计划,为支教学生配备全套驻村生活用品,每人每月发放400元生活补助。2019年9月,党支部在6个定点帮扶村小学挂牌成立“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义务支教点”,在驻村支教党员中成立临时党小组,确保驻村支教党员教育管理不断线。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彰显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8年以来,党支部共派出11名党员并辐射带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其他党支部5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加入驻村工作中。在支教学生的努力下,定点帮扶小学、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小学英语、美术等薄弱科目,学生成绩位居樟木林镇同类学校前列。
教育与音乐学院心理学博士教授董泽松老师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
坚持技能培训,强化专业赋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添动力”
一是助力“学思渐悟”师德体系构建。支教队除4个月顶岗实习支教外,还通过“三下乡”等方式开展短期支教和社会实践。每年定期驻村支教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全科目教学,依托浸润式、体验式的学习与实践,逐步构建“学思践悟”师德体系。近五年来,党支部所在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95%在教育系统工作,70%从事乡村教育工作。
二是强化“读写创绘”师范技能训练。着重加强支教师范生朗读阅读、三笔字书写、简笔绘画、创新创作等核心技能提升,师范生党员“读写创绘”技能检测通过率100%。2018年以来,党支部4名党员获评自治区级优秀毕业生,23名党员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支部毕业生党员100%就业。
实习支教老师在定点帮扶村九如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坚持实践教育,强化地方服务,发挥智力优势“挖潜力”
一是实战实练,增强师范生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体验。驻村支教党员全时段、全方位参与乡村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积极开展好“三个一”实践体验活动——“开展一次教育访谈、与学生共度一个周末、帮助一名教师更新业务知识”。通过田野调查开展乡村教育教学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教师访谈报告近100份,督促支教成员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特点,厚植乡土教育情怀。
二是真题真做,教育扶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融相促。支教工作与“双创”牵手,鼓励党员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服务基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党支部党员为团队成员的《心起点——教育扶贫,助梦前行》《十年磨一剑——湘桂粤三省交界山区乡村教育助力行》项目分别获广西赛区铜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
实习支教老师给平田小学学生上课。
实习支教学生在定点帮扶樟村小学开展实习支教总结汇报。
坚持文化帮扶,强化舆论宣传,积极推广经验“增活力”
一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活动。开展“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等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为定点帮扶村厌学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通过微笑握手、爱的抱抱以及一对一交流等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温暖和关爱。坚持开展“阅童趣、品书香”儿童文学进乡村学校活动,拓宽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面,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二是积极营造服务乡村教育良好氛围。党支部聚焦振兴乡村教育,积极宣传典型经验做法。2021年,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微信公众号——“筑梦e同行”正式运营使用,公众号内容分为e同行、学党史、榜样力量三大板块。截至2022年2月28日,共推送稿件149篇。
党建铸魂、实践育人。“乡村教育助力行”品牌的创建,是“党建+支教”结出的硕果。2019年,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获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2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党支部获评“贺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贺州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
来源:贺州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