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乡立足本地优势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桥头村村民自建巡查队日常巡查。 |
青砖琉璃瓦、仿古路灯、小格栅窗……一栋栋富有瑶族风情的房屋简洁而不失大方。水泥硬化路连接着村庄的每家每户。沿着村道往里走,穿过几间复古泥砖房,来到了一间农家民宿。“10年前我嫁过来的时候,村民杂物乱堆乱放,村民的房屋也是乱七八糟,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道路泥泞。”老板娘邱云敏站在店门口看着今日的美丽家园对比着桥头村往昔的场景。
恭城瑶族自治县桥头村共1171户4830人,由于桥头和蟠龙两个自然村长期存在林地纠纷,村民间关系也不融洽。2019该县将两个自然村重新组建新的“健康文化村”,对村容村貌进行大整治,污水管全部埋入地下,水泥硬化路入村入户,垃圾也进行了清运。重组之后的村“两委”班子创新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两示范一模式”(打造道德自治示范村、健康文化示范村,“三心三治一守”乡村治理恭城模式)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桥头村一改昔日“低、矮、脏、乱”的状况,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美德蔚然成风。美了村庄,净化了村民的心灵,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村庄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风文明人文美、治理有效和谐美、生活富裕幸福美”的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近年来,桥头村先后荣获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五星级村民委员会、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看到村里的变化,在广东打工的邱云敏毅然决定回乡创业。“来我们这里旅游的大部分是广东、柳州、贺州一带的游客,他们乘坐高铁,出了站5分钟就能到我们村,喝喝油茶,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乡村的‘慢生活’,他们都说我们这里是‘康养胜地’。”邱云敏说。她能如愿吃上旅游饭,全靠乡风文明建设的东风。
在该县的另一个小村庄有着“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的莲花镇红岩村,50出头的朱明成正在自家的小院收拾,修整以待9月份接待游客。红岩村在90年代初期通过种植月柿走上了产业振兴之路。2003年,通过月柿富裕起来的村民跳出“种果—卖果”的传统农业模式,依托自身的自然风光与月柿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有规划地开展红岩新村建设。每年秋季,红彤彤的月柿挂枝头,区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赏景打卡,品尝农家菜肴,独享乡村休闲一刻。据了解,目前该村已建成独具特色的花园式小别墅85栋,开办了50多家农家乐餐馆,每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均已超过2万元。昔日的边远小山村实现了旅游富民的跨越,成为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典范。还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文明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桥头村、红岩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的缩影,瑶乡人民立足乡村优势,群策群力谋发展,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阔步前行。(李茂香)
来源:恭城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红岩村村貌。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