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聚焦2022年乡村振兴·广西>>广西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展播

广西医科大学:产学研融合 小药材撬动乡村大产业

2022年08月08日17:55 |
小字号

一、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广西医科大学自觉担负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把科研做在田间地头,努力构建中药材繁育种植科技创新体,通过智力、人才和技术帮扶开展脱贫地区的药用植物组培技术开发、组培苗生产与栽培等,历经10年探索出适合农村的“摸—种—带”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新路子。

选派专业人才考察农村土壤。

选派专业人才考察农村土壤。

二、做法

(一)摸清农村中药材种植底数与基数

广西医科大学坚持重大战略需求和立足区域特色并重,组织药学专家多次到马山县、资源县等地区进行调研,长期开展草珊瑚、钩藤等林下中药材种植研究,组织师生参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两2000余人次,历经2年基本查清南宁江南区等五县(市、区)的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现状。同时逐步建设和完善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技术平台,为中药材种苗繁育和种植提供“高级智囊”和“科创引擎”。

(二)在农村广泛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

组织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成果转化,开展山豆根、滇桂艾纳香等100多个品种的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繁育及种植技术培训;分批次选派教职工近10人,到贫困地区担任“科技特派员”,实地考察农村土壤情况,筛选适合当地环境的莪术、吴茱萸等中药材的种植;开展“药苑论坛”30余次,提供各类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指导;与社会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联合申报和实施科研项目、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加强成果推广应用等。

签订“产学研”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签订“产学研”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三)带动农村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组织团队致力于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繁育及种植产业化发展,从2012年开始在金秀大瑶山等地建立了白及、百部、重楼等珍稀濒危中药材种植基地7个,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组培苗170万株,全程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帮助拓宽药材回收渠道,带动就业100多人,帮助脱贫30余人。同时与中草药种植户6户结对,开展常态化技术指导和系统培训,培养致富能手20余人,为当地中草药产业兴旺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成效

(一)创新医科院校精准帮扶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创新“校企地联合帮扶”新模式,发挥医科院校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中草药产业帮扶需求,提高了帮扶效率和质量。其中以科技带动产业,如指导定点帮扶的马山县里当乡龙琴村贫困户种植莪术、吴茱萸等,助力广西医科大学定点帮扶村(马山县里当瑶族乡龙琴村)按计划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近年来,《关于石漠化地区发展中草药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建议》获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优秀成果。获贫困县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优秀1人,为精准扶贫贡献了“医大药院方案”。

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二)带动脱贫地区中药材种植研发产业链发展。与广西林科院等省内多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广西石漠化地区林下中药材复合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示范”项目获广西科技厅资助。近年来获广西科技重大专项1项,广西重点研发项目2项,带动了中药材研发链发展。在农村地区打造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7个,注册商标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在资源县、马山县等地开展白及、重楼等10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扶贫项目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带动村民(脱贫户)就业100余人,为促进脱贫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实现药学人才培养和乡村产业振兴共赢。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开展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成绩显著,指导学生团队《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繁育及产业化扶贫》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药用植物学》2门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中药、壮瑶药材种植技能人才,80%以上药学本科毕业生扎根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工作,近20名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和西部计划,多名毕业生回乡创业或担任乡村干部,将立德树人写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

(责编:李敏军、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