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聚焦2022年乡村振兴·广西>>广西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展播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全面建设数字乡村,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07月27日18:10 |
小字号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电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领导和集团公司支持下,发挥中国电信“网络和信息化能力”优势,构建能力聚优、联动高效、服务便捷的数字乡村平台和应用能力体系,全面建设数字乡村,赋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打造引领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的“广西模式”,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背景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央网信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建设指南》。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广西电信积极主动承担央企重担,充分发挥信息化独特优势,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路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二、责任行动

广西电信紧紧围绕自治区发展大局,以信息化为切入,以数字乡村平台为汇聚,全方位建设数字乡村,开展系列信息化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农业生产智能化、农民生活智慧化,助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区1.5万个行政村安装中国电信数字乡村平台。

全区1.5万个行政村安装中国电信数字乡村平台。

(一)创新组织推进模式,加快建设数字乡村

一是建立网络建设先行,信息化注智赋能、业务惠农、产业扶持、消费帮扶、扶智扶志等各条线有机结合、上下协同、互为支撑、共同推进的大帮扶工作格局,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严格落实区公司统筹负总责、市分公司直接负责、各级帮扶人员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区、市、县三级企业抓落实,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三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综合大扶贫机制、工作清单机制、考核督查机制、服务保障机制、新闻宣传机制等“六大工作机制”,高效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四是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预算到位、谋划到位、监督到位等“五个到位”,确保工作质量与成效。五是创新建立“政府支持+电信整合产业应用+各单位参与建设”数字乡村新模式,建设数字乡村平台,完善平台基础版、定制版能力体系,打造数字乡村标杆示范。

(二)信息化升级农业生产,着力推进产业振兴

结合广西各地自然禀赋,融合5G、AI、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智能监测、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振兴。一是大力扩展网络覆盖。每年在农村区域投入建设资金超15亿元,持续扩大加厚4G、5G、光纤宽带网覆盖,保障农民群众、农业生产随时随地享受优质电信服务。二是信息化赋能特色产业,显著提质增效。在南宁,火龙果基地建立无处不在的千兆光网,水肥一体管理、自动控温补温、自动喷淋、二维码下单、产地溯源,每年可增加4期挂果,大幅提高产量。在来宾,建设养牛智能化饲喂中心,实现智慧化牛粮配制、智能化牛粮撒料,加工效率提高超50%,劳产率提高30%以上,创造直接效益500万元以上。在河池,运用视频云平台、云存储和4G/5G物联网温湿度感应能力,实现桑蚕养殖的智能化生产、精准化服务、种养专家远程诊断、高效化监管等,劳动效率提高2倍以上,养殖存活率提升10%。三是建设推广农技宝农技云平台,全区89个县区、1.9万农技员、5.1万户农户使用,为广西19个农业核心产业技术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利用电信天虎云商、翼支付、积分商城等电商平台,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2021年线上销售2415.2万元。开展“寻味广西”专项活动,覆盖8市15县近100个村,精选武鸣沃柑、百色芒果、贵港龙眼、富川脐橙、恭城柿子、三江柚子等特色农产品,全年销售33.5万单。五是牵头组建“第一书记产业振兴电商联盟”,依托电信电商渠道,结合当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采用农产品加工代销、入股分红等合作模式,深挖地方特色产品,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三)搭建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推进人才振兴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技术、平台资源,信息化改造中小学校、教育培训等硬件,通过远程教育、云课堂等打通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农村,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全区19366所学校、131370间教室开通百兆光纤,学校光纤覆盖率100%,100M光纤宽带覆盖73%教室。广西电信持续投入资金3亿元,为11949所中小幼校园建设74237个平安校园监控、11240个一键报警点,保障全区校园安防建设达标。二是推进“互联网+教育”,利用“5G+智慧教育”云直播技术,建设远程教育信息化项目,提供信息化“同步课堂”“云课堂”,实现农村地区学校与城市学校同步教学,让农村学子共享名师和优质教育资源。疫情期间,为14个地市111个县区2096所学校开设云直播课堂,保障全区240万师生停课不停学。三是推出专属折扣业务资费,保障脱贫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电信信息服务。累计办理惠民套餐手机用户超100万户、宽带用户超50万户,向全区3.07万贫困生免费提供宽带接入,累计惠民让利超4.5亿元。四是联合自治区农业厅,搭建线上信息进村入户平台,通过互联网网站、APP和公众号,结合益农信息社,向广大农户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商服务、体验培训”四大板块服务。五是大力开展专项培训,每年在田林县面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及技术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021年共培训5184人次。

远程医疗实现“小病就近看,大病不出县”。

远程医疗实现“小病就近看,大病不出县”。

(四)增强传播治理能力,着力推进文化振兴

依托信息化能力优势,加强政策理论宣贯和文化知识传播,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增加文化服务供给,推进文化振兴。一是大力发展电信光纤电视(IPTV),用户超过500万户,成为广西农村区域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支撑党委政府占领宣传主阵地、主导思想舆论阵地、传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繁荣。二是帮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乡村五级安防体系”。投入11.2亿元,采用电信5G、天翼看家、安居乡村视频监控,与“雪亮工程”结合,整村推进“平安乡村”,打造百姓天网,构筑“政府+电信+居民”的警民共建体系,覆盖全区14个地市、111个区县、1.5万个行政村16万多个自然村,共计170多万个监控点位,助力政府社会治理,反恐维稳,扫黑除恶,及民生服务建设,助力构建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帮助提升公共卫生救治能力,建设远程医疗、医共体、5G智慧医疗等信息化项目,医疗信息化覆盖527个医院、1267个乡镇卫生院和2万个村卫生室,利用5G技术开展远程手术、远程会诊等应用示范,解决百姓看病困难、因病返贫等问题。四是帮助提升应急防控能力,联合各镇政府、村委搭建“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大屏,为各级政府、村委安上“智慧大脑”。运用天翼云播、返乡报备、天翼看家、防疫AI监控以及云电脑等产品功能,“天翼看家”作为实时监控,“天翼云播”“天翼大喇叭”播放防诈反诈、防疫等公益宣传内容,智慧大屏实时监控返乡人员信息和数据,实现信息化手段布防。

(五)构建保护推优矩阵,着力推进生态振兴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大力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监测、长效管护信息化应用,有效保护绿水青山,推广优质生态资源,推进生态振兴。一是建设实施饮用水质量检测项目,利用中国电信5G+物联网+专业检测平台服务,持续有效保障群众日常饮用水质量安全。二是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大力建设环境监测、工矿企业环境监控,实现远程、实时全程监测,有效保护环境。三是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消除生态破坏隐患。广西电信与华润水泥开展5G+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与数字化平台合作,借助5G和边缘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水泥智能工厂,实时采集生产过程动态数据,感知人员、设备、物料的实时状态,结合大数据模型及工业视觉,对工艺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生产过程异常和生产装置隐患进行预警、预测,实现工厂数字化管理和设备智能运维,项目获工信部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一等奖。四是打造“慢直播”业务,应用电信“5G+4K”慢直播、“8K+VR”360度全景直播等新技术,唱响“秀美天下、壮美广西”的亮丽生态招牌,形成涵盖乡村产业、地标建筑、传统文化、主要景点、重大项目等内容的直播矩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柳州,设计“花开中国”大主题,紧扣“美丽乡村”“旅游名城”等热点,与柳州日报社共同打造5G慢直播“云赏紫荆”专栏,打造乡村文旅产业新玩法,其中柳江河景点播放量超亿次。五是用信息化改造乡村传统设施。在柳州,实施村屯路灯智慧化,建设9.5万盏,每个县每年可节省电费325多万元。

(六)智慧助力能力提升,着力推进组织振兴

围绕建强农村基础组织,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提供智慧党建、应急指挥、视频会议、政务村务公开等系列场景化应用,帮助基层组织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一是建设“八桂先锋”党建云项目,服务全区党员138万人,市县智慧党建平台接入党支部13万个,有效提升村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推进农村党务和村务管理智慧化。二是建设智慧党建。在南宁,合作打造融合“远教云课、智慧云播、党建云屏、武鸣E家”为一体的“壮乡红云”智慧党建平台,实时同步播发疫情防控、政策宣贯,召开视频会议、“远教云课”,开辟一条具有武鸣特色的“智慧党建+社会治理”新途径。三是服务数字政府,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监管、公共安全”建设,全面参与政务云和全区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下沉。四是建立“智慧政务”战略合作,让乡镇企业和广大群众就近选择电信营业厅,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向乡镇延伸。在柳州,广大群众可“就近办理”“家门口办理”和“网上办理”,仅全市约10万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每年可节约办事成本至少100万元。

两个单位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两个单位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三、履责成效

广西电信全面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开展系列信息化项目建设,通过信息化有效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完成了自治区党委布置的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成效考核连年获得“好”的最高等次。2021年4月,两个单位获自治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11月16日,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全区数字乡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充分肯定广西电信数字乡村工作,选为会议现场参观点,立体化推介广西电信从智慧党建、平安乡村、政务公开、智慧乡村智慧大屏到“百姓天网”、5G+远程医疗、应急管理,再到数字校园、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落地项目。

(一)推进实现基础设施信息化。持续累计投入超46亿元,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4G、光网覆盖行政村100%,提前两年实现工信部要求的村村通目标,电信5G已覆盖乡镇以上和重点乡村,千兆光纤端口建设量全国前列;4G自然村覆盖率94%以上,光网自然村覆盖率达到82%,50%乡村光网用户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以上;边疆0至3公里区域内自然村4G和光缆实现100%全覆盖。同时,电信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领土、领海的全面覆盖,真正实现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的现代信息基础网络。

(二)推进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1229个乡镇、14360个行政村数字乡村平台,建成了覆盖111个区县、16.2万个自然村屯的视频专网,累计安装农村天翼看家摄像头超150万个,与“雪亮工程”结合,实现家庭监控能力共享至政府统一平台、城乡监控一体化,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在14个地市累计安装5731端天翼大喇叭,在近5000村屯将政府各类应急通知、政策信息、自然灾害预警等信息快速、安全、及时、便捷地传达到农村、社区、厂区等基层一线。

(三)推进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大力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三农”工作全面融合,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打造了养牛、桑蚕、水果、电商等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农产品产销对接和质量安全等场景应用,通过产业数字化推动农业升级,为服务广西农村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澎湃的动力;深度参与建设覆盖各行各业的5G+智能制造、5G+文化旅游、5G+智慧园区等信息化平台及应用,打造了华润水泥智能制造、柳工5G远程控制装载车等工信部“绽放杯”一等奖标杆案例。

(四)推进实现农民生活智慧化。全面提速升级农村网络,通过资费优惠加快5G、光纤宽带、IPTV等信息化应用普及,搭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县域医共体、县域全民健康、远程医疗、远程培训等信息化平台,促进教育、医疗、电商、就业、消费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覆盖,打造“数字家庭”,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实现智慧化转变。

四、展望

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特殊而重要,必须发挥优势、聚焦重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广西电信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要求,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继续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强化数字乡村运营服务保障,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