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 为爱“髓”缘
记18年无偿献血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韦春菊

她是一名少数民族中共党员,是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是18年来坚持用自己的鲜活血液为无数患者“加油”的无偿献血者,是提前结束哺乳期两次为患者捐献“重生种子”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是韦春菊,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小二外科主管护士,第二十五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韦春菊在无偿献血。受访者供图
2004年,当时还是学生的韦春菊就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13600毫升,这是她18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的“战绩”,相当于3个成年人的总血量。为此,她曾获得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2007年,韦春菊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在工作人员的宣传下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想到众多被病魔缠身苦苦等待有缘人捐献的患者,作为一名医学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她坚定地留取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13年后,韦春菊的为爱“髓”缘瓜熟蒂落。
2020年3月,刚休完产假的韦春菊接到了河池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有患者与她初配型成功,问她是否愿意捐献。入库等待了13年,终于等来捐献的机会,韦春菊立即表明十分愿意捐献。
由于当时韦春菊正处于哺乳期,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情况时,建议她慎重考虑。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她习惯了救人,而且这份缘分等待了十多年,她不想放弃救人的机会。
反过来,她还担心处于哺乳期的自己耽误捐献,不能及时给患者提供帮助。“就是怕患者等太久了,有必要的话会提前结束哺乳期。”她非常坚定地向工作人员说。
韦春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受访者供图
韦春菊的丈夫非常支持她的决定,而对于父母,她与丈夫选择暂时隐瞒。“如果我父母知道了,他们会担心我,可能就不让我去了。以后会慢慢跟他们说吧,他们会理解的。最重要的是捐献。”韦春菊说。
在签署捐献同意书后,韦春菊积极配合完成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捐献前流程。所有的检查都很顺利,身体指标也都符合捐献要求,于是韦春菊提前结束哺乳期,积极准备,随时配合患者治疗做捐献。
和韦春菊配型成功的是一名地中海贫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2021年1月18日,经过4小时的采集,韦春菊完成了第一次捐献。
第一次采集后,经医生评估,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于是,次日,韦春菊又主动积极配合进行二次捐献。
韦春菊两次共捐献约35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患者送去了无价的救命“良药”,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0749例、广西第3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觉得能配型成功是比较幸运的,毕竟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这是患者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韦春菊说。
对生命、对生活无限热爱的韦春菊,在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克己奉献。她细心、耐心地护理患者,2019年获得广西护理学会“广西优秀护士”称号。
韦春菊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受访者供图
2022年2月6日凌晨四点,韦春菊跟随医疗队伍坐上前往广西边境的班车。这次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是她主动请缨的。
到达时,天已大亮,下着小雨。她与同事来不及休息就开始穿戴防护衣物,开始核酸采样工作。为保证工作效率,采样工作开始前,她少喝水、少吃东西,做好长时间工作的准备。工作结束休息时,她时刻关注工作动态,随时准备出发赶赴下一个任务地。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2022年5月11日,韦春菊被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青年联合会授予第二十五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彭远贺、左高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