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腐竹香飘万家

晾晒的腐竹。藤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藤县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优化工艺流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推进产业发展,引导农户参与产业发展,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
走进藤县同心镇同心潘大腐竹厂,只见厂区里热气腾腾,豆香弥漫,工人们正手持小刀,麻利地从豆浆里挑起豆膜,迅速晾到竿上。这种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生产方式制作的腐竹,色泽金黄、豆香浓郁。
好品质源于好原料,该厂选用黑龙江优质黄豆和山泉水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方法,在选豆、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提膜、晾晒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中严把技术和安全关,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制作出的腐竹因豆香浓郁、色泽金黄备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品质不断提升,同心潘大腐竹品牌越来越响,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各地订单纷纷而来,供不应求。
“一般销售到全国各地,有的用快递,用物流车也有,最畅销还是在梧州、藤县、岑溪、广东。”同心潘大腐竹厂负责人潘文斌说。
据悉,同心潘大腐竹厂能日产腐竹200-250斤,一年生产时间约270天,年产值达80多万元。其经营者潘文斌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同心镇6家腐竹生产厂家的负责人都曾在潘文斌的厂内学艺,他以精湛的腐竹生产技术带动全镇的腐竹产业壮大发展。目前,同心镇共有腐竹生产厂家8家,全镇腐竹日产量1600-2000斤,市场售价每斤13-13.5元,全年产值达700多万元。
同心镇通过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因势利导发展腐竹产业是藤县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任务,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县99个脱贫村实现了有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全覆盖,扶持构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并从中受益。与此同时,该县努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推动藤县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农业企业68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15家、家庭农场146家,培育和引进致富带头人超5000人。(岳柱健 李婉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