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专题集>>兴安视窗

兴安县溶江镇:“先锋红”助力“产业绿”

2022年04月14日09:18 |
小字号

近日,在兴安县溶江镇廖家村委沿腾村的山林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弯着腰在林间空地种植黄精苗,目前已种下黄精面积5800多亩。兴安县沿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党员张建军介绍到,“一亩黄精产量基本在3000-6000斤。目前的市场价是一斤黄精在6-12块钱,大概算下来一亩地保守利润一万五以上。3-5年时间,合作社计划发展林下中药材黄精面积2万亩以上,实现全村的中药材产值破亿元。现在全村207户群众中已经有146户参与到我们合作社中”

这是溶江镇以“先锋红”带动“产业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溶江镇党委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支柱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逐步推广、新兴产业持续引进”的发展新思路,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先锋红”与“产业绿”交相辉映,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党建+”,壮大绿色产业示范区

按照“党建引领促发展,三类产业富村民”的思路,打造“党建+基地+示范区+农户”的模式,在自治区五星级桂林市兴安县灵渠葡萄产业(核心)示范区,由镇党委主体推动,镇、村、屯协同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葡萄50000亩。2021年核心示范区葡萄总产量7500吨,产值6750万元。同时,大力推广蔬菜套种技术,在葡萄园套种四季豆、白丝瓜等经济作物400亩,带动农户105户,增收280万元。

溶江镇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培育错峰葡萄、罗汉果、香菇、灵芝、小龙虾、黄精等“产业基地”6个,建成金石罗汉果核心示范区、巨峰自然熟葡萄种植示范区、林下经济黄精种植示范区。

此外,溶江镇不断探索“党建+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模式,让党建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自然景观中。打造以新村建设为名片的五架车村、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莲塘村、以产业发展为主打的黄毛坝村串联成线,成为集调研、旅游、绿色为一体的党建示范带。全力打造“生态、环保、无公害”的绿色“诚信葡萄”品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旅游,月均接待调研团20次1500余人。

“支部+”激活绿色产业新动能

积极推行“支部+企业+品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党建模式,让党支部服务在农业发展产业链上。

中洞村委推行“支部+企业”模式,引进广西开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中洞村委种养及果蔬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对金石片区优质的野生茶、鲜竹笋、罗汉果等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精包装,打造金石绿色生态品牌。通过协作分红的形式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以上,通过发展农户种植,聘请脱贫户、少数民族群众务工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平均600月/户。

五甲村委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抱团发展,组织部分群众成立兴安县错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脱贫户、一般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加入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延期栽培葡萄。通过“保底+分红”,15户脱贫户每亩增收2000~3000元,合作社为本村脱贫户创造务工岗位35个,每人每年务工收入达2万元以上。合作社辐射带动五甲村委群众种植错峰葡萄1000多亩、带动五甲村周边群众种植2000多亩,错峰葡萄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火车头”。

全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家庭农场53家,有效促进全镇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加快,致富能力增强。

“党员+”引领绿色产业致富路

溶江镇选拔了86名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聚合40多名“党员土专家”提供生产、经营、销售及技术指导等方面服务,与种植大户结成帮扶对子80个。运用“党员+合作社”“党员+产业”“党员+农户”模式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

“全靠易书记带着我,去年种了五六亩丝瓜、苦瓜,一亩大概赚了一万多元,比种水稻划算多了。”一甲村脱贫户陈宙荣笑着说。

一甲村党委书记易建庚是出了名的致富能手,不仅引进近百亩马蹄笋、五指毛桃新兴品种,还免费提供蔬菜种子,统一收购销售,带动全村40多户农户加入蔬菜种植行列。

溶江镇成立柑橘、蔬菜、葡萄、罗汉果等产业发展服务队8支,组织“田秀才”“土专家”开展“田间课堂”“基地课堂”等培训40场次。采用“党员先锋+乡土专家+服务队员+网格成员”模式,通过实地指导、现场教学、抖音视频等形式,帮助群众解决抗葡萄根瘤蚜5BB砧木嫁接、标准化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技术难题50余个,以“红色先锋”引领绿色产业。(蒋丽星)

来源:溶江镇人民政府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