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山水不负追梦人

——二○二一年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2年01月18日09:29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百里秀美邕江

金秀圣堂山

崇左太平古城。陈赫摄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全区文旅行业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和漫长的复苏。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文化旅游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沉着应对,科学施策,全力以赴做好艺术创演、公共服务、遗产保护、产业升级、拉动消费等工作,在谋发展、强消费、提振经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2021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7.98亿人次,同比增长20.8%;实现国内旅游消费9062.99亿元,同比增长24.8%。文旅市场的逆势飘红,是全区文旅行业广大管理者和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彰显了广西文旅行业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1 艺心向党 广西有戏

完成《伟大征程》演出。2021年,广西接到参演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晚会《伟大征程》的重要任务。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组织了区内6所高校600多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参与创排演出。最终,广西团队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展示了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

“《伟大征程》演出是一次献礼,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精神洗礼。”广西民族大学学生黄诗琴的话,说出了全体参演者的心声。

勇攀艺术创作“高峰”。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广西出台“百年百项”艺术精品创作扶持计划,激发了全区文艺院团的创演激情,《苍梧之约》《百色起义》《英雄虎胆》《血色湘江》等一批高质量剧目纷纷涌现。其中,壮剧《百色起义》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剧目奖和最佳导演奖,音乐剧《血色湘江》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美术奖。

“投入的是信仰,磨出的是好戏。壮剧《百色起义》荣获国家大奖,将激励我们创作更多艺术精品。”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

打响“广西有戏”品牌。围绕建党百年主题,自治区成功举办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剧展、广西杂技魔术展演等全区性专业艺术活动,演出70台新创、复排优秀大型剧目,彩调剧《新刘三姐》等5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赢得无数观众的掌声,进一步打响“广西有戏”品牌。

收获改革创新果实。2021年1月,广西在全国率先印发了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市、各单位在抓剧本、抓剧目、抓剧场、抓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积极推动改革政策落实。一批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桂剧演员伍思亭荣获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 文旅惠民 百姓满意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2021年,全区继续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争取自治区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35亿元,支持基层文化馆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724万元,实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打响群众文化品牌。开展“党旗高高飘扬·走读广西”“文兴广西”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系列活动等全区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通过大展览、大讲坛、大展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区掀起各族群众共庆建党百年华诞的热潮。全年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3309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3000万人次。

“2021年,政府开展了很多文化惠民活动,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歌声里,很幸福!”来宾市象州县壮欢(壮语山歌)传承人秦学依说。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全区公共图书馆、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建设。在桂林三千漓景区、钦州老街等地建设一批阅读空间,探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启动3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旅功能融合试点工程,将旅游要素纳入村级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助推乡村振兴。

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会同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全力推进“一键游广西”项目建设,构建“一云一池三平台”,2021年10月“一键游广西”正式上线。截至2021年底,“一键游广西”已实现入驻景区1013家、酒店民宿10525家。

3 文物非遗 焕发生机

强化文物保护机制。2021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加挂广西文物局牌子,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各市县文物局挂牌,增设革命文物处,打造强有力的文物“保护神”,全面推进革命旧址、遗址公园、传统建筑壁画、石窟寺(含摩崖石刻)等保护工作,桂林甑皮岩遗址、合浦汉墓群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加快长征公园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保护规划》获国家批复,其中9个规划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项目。2021年6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一廊一园”(一期)项目如期竣工,成为向建党百年献礼的标志性工程。

推动博物馆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非常关心,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改扩建工作整体进展顺利。

“项目土建工程完成80%,其中主体建筑已完成验收。我们将加快建设,确保广西博物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建成开放。”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说。

促进非遗保护传承。2021年6月,广西非遗保护大获丰收,“壮族天琴艺术”“北海贝雕”“瑶族祝著节”等1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国家级非遗项目14个市全覆盖。

“壮族天琴艺术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我经常被邀请去参加各种非遗展演,去学校传授天琴技艺,还收了一批徒弟。天琴保护传承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龙州天琴传承人李绍伟说。

4 项目为王 产业升级

重视高位推动。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北海成功举办,大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展示海丝首港等10大项目建设成就,签约930亿元招商项目,实现了“一届举办、提升当地、带动全区”的效果。大会发出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动员令,高位推动广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项目为王。2021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创新招商平台,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共签约59个项目,投资金额1164亿元。完善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全区加快建设269个文旅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0.17亿元。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2021年6月26日正式开园到年底,度假区共接待游客468.47万人次,旅游消费1.02亿元。”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负责人说。

抓好品牌引领。2021年,我区积极打造国家5A级景区,黄姚古镇、程阳八寨创建国家级5A景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区新创建、评定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五星级旅游饭店、广西旅游休闲街区等15类文化旅游品牌共113个,全区文旅产业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通过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把广西最美城市风貌变成旅游资源,打响大都市旅游品牌,有力推动城区旅游业提质增效,也为城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南宁市良庆区委书记陆广平说。

助推乡村振兴。2021年,我区积极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成功举办党旗领航·乡村旅游嘉年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介活动。据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86亿人次,同比增长25.7%,乡村旅游消费约2584.81亿元,同比增长28.8%。

5 激活消费 措施有力

实施熔断管理。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始终把抓好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检验,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扎实做好集中隔离场所各项保障工作,加快推进边境城市国际健康驿站建设,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渠道传播。

举办交流展会。成功举办第16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2021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2021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2021广西汽车旅游大会、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广西文博旅游艺术活动周、金牌导游说广西等活动,为全区文旅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开展促销活动。持续开展“冬游广西”“广西人游广西”“壮族三月三 相约游广西”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出景区门票免费、打折等联合促销政策,对区内112家景区补助6297.2万元,对区内32家组织包机专列旅游团的旅行社奖励509.4万元。先后赴北京、广州、武汉、南京等重要客源地开展专题营销推广活动。邀请广西文化旅游形象大使王鸥拍摄《遇见“心”的广西》,该宣传片的微博阅读量达2亿人次,有力提升了“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品牌形象。

深耕红色旅游。策划推出“邓小平足迹之旅”等10条红色游学精品线路,其中“湘江战役之旅”等3条精品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2021年,沿着‘湘江战役之旅’精品线路前往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三园(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总计达775.91万人次。”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明道说。

搞活文旅消费。北海、玉林、贵港3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南宁三街两巷等6家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1年12月31日,跨年夜,南宁三街两巷人潮熙攘,市民们在烟火气里感受古邕州盛景,在欢声笑语中憧憬新年,老城区焕发出新活力。据统计,2021年三街两巷共接待市民、游客300多万人次,消费金额8000万元,同比增长33%。记者吴丽萍 通讯员李志雄、韦江萍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责编:庞冠华、陈露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