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15:49 共0条新闻
云访谈实录:
主持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关注到的是广西“一把手学党史 办实事”云访谈,我是人民网主持人郭振乾。今天的线上访谈嘉宾是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党委书记黄大周,请他来谈一谈相思湖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做法和心得。黄书记您好!
黄大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党委按照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引导广大党员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形成了全校上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生动局面。
一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多次召开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建工作例会等,布置工作,总结经验,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
二是健全党史学习教育日常运行机制。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基本要求,落实“三会一课”,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党史故事大家讲”“党史知识大家答”“红色歌曲大家唱”“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提高学习效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入心入脑。
三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召开了“学党史、悟思想、促力行”的思政课教学质量高推进会,组织教师集中观看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开展“百年华诞忆初心,青春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思政大课”歌咏大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教学的温度、力度与广度。
四是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学校建设发展相结合。学校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转设、转型、转轨相结合。全面总结办学十九年来取得的成绩与转设之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优化新校区设施与环境美化,为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教学平台及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确保了今年10月份学校一万三千多名师生顺利完成从旧校区整体搬迁到新校区。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的介绍,黄书记,请问您如何看待在民办高校中的党建作用?
黄大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是党办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的介绍,相思湖学院在开展党建工作中,有哪些思路?如何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黄大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党建思路,可以概括为“12345”。“1”是一个理念。树立紧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方向、脱离轨道。相思湖学院中心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核心就竞争力。学生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2”是两个融合。党政班子队伍融合,党政队伍工作融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3”是三个引领。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科专业发展、引领社会实践活动,让党旗在意识形态阵地上、教学科研战场上、社会实践大地上高高飘扬。
“4”是四个到位。理论讲到位、服务做到位、情感融到位、典型立到位。领导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带头学习,增强本领,服务师生。
“5”是五个品牌。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着力打造道德风尚奖、学习优秀奖、心身健康奖、文艺奖、劳动教育奖。法学院党支部的天平行动、文传学院党支部的北斗计划、外国语学院党支部的外言外语、创新创业学院党支部的星火燎原、后勤保障处党支部的一线党旗红等活动项目,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教育报、中新社等媒体宣传报道。
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增强教职工归属感和主人翁的精神,增强师生自信心,学校直面民意,建设好民心工程,提升师生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以规章制度凝聚人心。2019年以来修订完善了几个重要的制度。一是修订教学科研制度,提高教学、科研奖励力度,多渠道的增加教师收入,教职工劳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增强教职员工的职业尊严感。二是修订职称评聘制度,针对我校应用型高校特点,打破“五唯”,截至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 656人,内聘381人,共有106名高级职称,极大地鼓舞了教职员工的士气,让大家看到在相思湖学院,只要奋斗就会有盼头。三是修订了教师培养计划。筑巢引凤,启动人才攀登计划,“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1个亿,打造“四个100”工程:引育100名博士,100名教授,100名退休教师,100名产业教师,加快相思湖学院转设、转型、转轨,努力建设成为广西民办高校标杆。
2.以先进榜样激励人心。一是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校党委书记长期坚持早读、晨练,和学生一起共早读、共锻炼,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在运动场、在湖边一起锻炼,一起早读。有力促进了学校“三进”,那就是进运动场锻炼、进教室读书、进图书馆学习的良好学风。二是树立榜样激励奋进。认真开展党内“两优一先”评选表彰,评选出了“最能战斗的团队”“最美教师”“最美党务工作者”“最有奉献精神者”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并给予重奖。
3.以美好愿景召唤人心。一年来,学校转设、转型和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稳中求进是党委工作的总基调,如何稳思想、稳队伍、稳就业、稳民生、稳工作秩序,是学校党委的重心工作。在自治区相关部门和教育厅指导下,我们与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密切配合,科学规划,描绘蓝图。首先是党政主要领导深入基层宣讲教育部独立学院的转设政策要求;其次是学校融媒体中心持续在官网、公众号、校园电子屏幕等推送文章、发布视频。经过细致深入宣传,广大师生对学校转设和搬迁后的发展怀都着美好的期待。因此,在学校转设、转型最为关键的2021年,思想、队伍、招生、就业常规工作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后,我们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正常,意识形态稳定,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95.6%,录取分数线和报到率均位于同类院校的前列。
4.以为民解困温暖人心。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今年是学校新校区搬迁和转设年,学校党委行政召开师生座谈会11场,教职工代表大会2次,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列出师生“急愁难盼”的大事,积极主动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南宁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教育厅汇报,请求给予解决“急愁难盼”的大事;开展了“五个一工程”:一是政府投入1.2亿建设一个污水处理站;二是开通一条K7区间公共交通专线;三是与南宁市高新区民大附属小学签署一份小孩入学战略帮扶协议;四是为教职员工提供一套公寓;五是未来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香”的美丽校园,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学生在校园中的烦恼事、烦心事,通过“相声群”“德馨园”“相院冲锋号”等微信反映,及时解决,及时反馈,我们学工队伍、后勤人员要求要做到“五到”:一是报到,二是应到,三是人到,四是心到,五是办到。要求把学生的事当成天大的事,把学生的事变成自己的事,把学生的事办成满意的事。
5.以赛促学增强信心。我校办学历史短,教师队伍较年轻,教学、科研基础薄弱,如何让教师快速成长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比赛,集中力量打磨成果。“十三五”期间,共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是广西第一个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在全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当中,获一等奖1个项,是首个获得文科组一等奖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仅2021年参加的人数就达到6863人(占在校学生的58%),申报项目1360项,连续三年均有项目获自治区大赛金奖。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自信心、自豪感,活出民办学校的志气、骨气、底气。
6.以多彩活动鼓舞人心。学校党委指导党团部门、学工部门、各学院和学生社团,开发丰富的活动载体,开展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一是深化思政课改革,不断优化思政课“说+读+写+唱+演+做”等实践教学品牌活动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课,开展“绿化校园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良好品质,营造新校区“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香”的美丽育人环境。三是组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系列活动: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欢庆三月三”活动;组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到龙胜县乐江镇,重走红军长征的革命足迹,采访驻村第一书记和致富带头人的先进事迹,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引导各族师生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专访,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谢谢大家!
(责编:谭江波、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