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同心”“民心”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查看原图】

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核心,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幸福画卷,为此,山新村荣获了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聚合力 凝聚乡风文明建设共识

港口区注重强化村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构建乡风文明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和党员积分管理工作,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将党建工作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实招连连、亮点纷呈。坚持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开展以案促改,引导党员干部主动筑牢拒腐防变能力。加强监督检查,配合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有效维护村民切身利益。严格规范村党员干部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常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健全“三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讲政治、重公道、有本领、会服务、口碑好”的标准选配村“两委”班子,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引导“两委”干部恪尽职守,做到干工作有“初心”、办事有“同心”、对村民讲“民心”。

图为鸟瞰山新村红衣花生种植基地。钟馥蔚摄

平台搭建拓渠道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基础

山新村积极构建村、小组两级联动机制,通过引导村民参与和倡导乡贤支持等方式,着力打造“一站一廊一景观三广场”文明实践阵地。一站:加强整合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村级党校、大榕树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理论宣传阵地,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传播思想理论、凝聚思想共识的“压舱石”。一廊:将村庄建筑风格与当地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村民参与到村庄建设上来,把旧的砖、生产用具融入到乡风习俗中来,建成了廉政文化长廊,打造弘扬新风正气的“助推器”。一景观:大力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等内容,用制作精美、通俗易懂的墙体彩绘和景观宣传栏(牌),创新培育文明新风尚,引导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三广场:即三个乡村广场,统筹整合生态乡村、一村一镇、一事一议、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800多万元集中打造建设完成了山新村入村大门、村道硬化、房屋立面改造、古街步道、文化长廊、路灯亮化、公共厕所、篮球场、舞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民心、同心和初心三个极具特色的乡村广场,打造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加速器”。

制度推行重执行 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对红白事大操大办、不赡养老人等进行治理, 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群众组织,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惩戒措施等,积极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突出农民主体,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有一定特长的人员组成,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红白事办理流程、标准要求。

山新村充分利用乡村广场宣传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深入人心。港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服务开展齐参与 着力打造文明实践队伍

做好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术等“五传”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广泛发动民间文艺骨干、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致富能手等骨干参与理论宣讲、文明宣讲、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挥他们在党史学习教育、家风家教传承、移风易俗倡导等主题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明实践,以“文明实践+”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群众的需求在那里,文明实践就开展到那里”的要求,用老百姓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及时宣传党的好政策,传播好声音。采用“文明实践+平安建设”模式,着力发挥镇村综治中心的实践功能,充分利用入户走访等时机,及时了解、征集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形成服务清单,吸纳有威望的党员、乡贤等志愿者进行矛盾纠纷调处,形成了“有事大家说、民事共同议、事定马上办”的文明实践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整合现有文化阵地资源,充分发挥村级文化专管员作用,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通过“文明实践+”模式,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实现了文明实践同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工作的有机融合。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全村成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平安建设、法律服务、爱国卫生等5支志愿服务队。紧贴群众需求为服务导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文明实践活动。2021年以来,该村共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演出、乡村环境卫生治理、乡风文明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多场次,志愿者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

聚力富民兴产业 群众生活欣欣向荣

聚焦富民强村,不断创新、壮大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红衣花生、红香薯、五黑鸡等特色种养殖业,尤其通过“广西第一书记”节目打响了“五黑海鸡蛋”品牌,重点探索“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旅游”的发展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滨海乡村旅游。2016年底山新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9年底实现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6万元,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感更强了。(陈从刚、覃识文)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1年10月15日17:25
分享到:
(责编:周雨乐、黄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