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推动打造那禄高产高效油茶示范基地。杨劲松摄
右江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杨劲松摄
今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林业局以开展领导班子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紧抓油茶发展战略机遇,发挥油茶适生区的区位优势,把油茶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重点扶持。通过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加快低产林改造,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鼓励油茶精深加工,油茶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经统计,右江区油茶种植积达26.55万亩,产果面积20.8万亩,产籽量达1.24万吨,目前,右江区油茶产业覆盖102个行政村中的82个共24053亩,覆盖右江区贫困户3851户总人口16326人,油茶产业可促进贫困户增收590元/人。
一是编制产业规划,精心谋划布局。右江区紧紧围绕全市“百万亩油茶”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右江区2017年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右江区2017年—2019年油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八大行动方案,把油茶作为右江区发展“5+2”主打产业来重点发展,提出了“新种低改并重、扩规提效并行”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具体目标和推进措施,确保油茶产业发展路径清晰。
二是建设奔康产业园,辐射带动油茶种植。2019年6月,由广西国控林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在四塘镇平布村、保安村、龙景街道凡平村成立百色深圳小镇林业产业脱贫奔康示范园,园区规划面积12700亩,总投资2.1亿元,其中,粤桂扶贫协作资金2100万元,广西百色市国控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自筹1.8亿元。目前已完成造油茶造林5000亩。示范园采取“公司+深圳小镇村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由深圳小镇百祥社区居民合作社负责流转土地,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示范园;广西百色市国控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投资方,负责示范园的全部投资和经营管理。示范园产生收益后按25:75分成,即深圳小镇百祥社区居民合作社占收益的25%、广西百色市国控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占收益的75%。通过产业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新增油茶造林面积1.2万亩,共打造5个1000亩以上县级产业示范区,10个200亩以上的乡镇造林示范点,初步形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8000户贫困户1.6万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油茶扶贫产业园已成为右江区产业扶贫的“主角”。贫困户通过产业分红巩固脱贫一批、劳动就业巩固脱贫一批、承包经营巩固脱贫一批,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三是抓好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目前,按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标准,成功打造龙景街道凡平村那禄油茶高产综合示范区和百色市右江区富林香花油茶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由政府统筹发改、水利、交通等部门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扶持,初步建成以油茶种植、加工、示范推广、科学试验、旅游、林下养殖、产业扶贫为一体的现代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分别为那禄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区总规划建设面积约17480亩(其中核心区2300亩,拓展区5180亩,辐射区10000亩),示范区建设已投资3108万元;百色市右江区富林香花油茶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规划建设总面积16946亩(其中核心区3446亩,拓展区3500亩,辐射区10000亩),计划投资6972.33万元。主要通过群众流转土地给公司,农户一次性获得每亩50元/年,共30年的土地租金,公司还聘请当地15户贫困户 25人,长期参与油茶基地的日常管护工作,获得劳务收入,待油茶种植5年正式投产后,出租土地农户还可从公司获得20%的收益分成,预计当地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有效地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共赢。
四是强技术支撑,确保科学发展。右江区将强化技术服务支撑、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作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大力推广良种高产种植技术,不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快健全技术服务机制体制。目前,右江区与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已结成林业产业发展科技合作单位,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油茶低改科技成果,加强技术指导培训以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系列措施。
五是抓好名优企业培育,增加产业附加值。近年来,右江区加大培育龙头企业,成功培育百色市建鑫植物油有限公司和百色壮丽山茶油有限公司2家油茶深加工名优企业。其中:百色市建鑫植物油有限公司年加工油茶籽6000吨,年产山茶油1500吨,茶饼(粕)4000吨;百色丽壮公山茶油公司年加工油茶籽3000吨,年产山茶油800吨,茶饼(粕)2000吨。(张新貌 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