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区多举措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率

2020年11月04日10:29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今年以来,贺州市平桂区多举措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户解决就业问题,稳定贫困户收入,增强后续帮扶能力,提升帮扶成效,确保“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不动摇。目前,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搬迁户4357户,已实现就业4357户10623人。

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就业信息知晓率

一是“一对一”宣传。镇、村、屯三级干部深入农户一对一宣传就业扶贫政策信息,帮扶责任人坚持扶贫日与日常一帮一联相结合,实时宣传就业扶贫信息及帮扶政策信息,并积极解读就业扶贫政策。二是开展热线宣传。设立专门的就业信息宣传联系电话,并公开联系电话,积极为回流贫困劳动力作好就业扶贫政策解答工作。三是新媒体融合宣传。利用各单位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面推介就业扶贫政策,提高贫困户对就业信息的知晓率。目前,累计入户开展政策宣传7000余次,发放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单4000余份。

加大就业服务,因人而异分类施策

一是送岗到人,积极引导就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因人施策,对于有就业意愿的返乡回流贫困劳动力,我们以“一对一”“面对面”方式逐个逐户开展就业岗位推荐工作,引导其关注“贺州微就业”“平桂微就业”等微信公众号,并结合其工作经历、工作需求精准投送就业岗位,结合落实稳岗、交通补贴政策等方式,引导回流贫困劳动力尽快就业。二是培训到人,助推“职业充电”。对于有培训意愿暂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以下沉培训和“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为抓手,组织平桂区8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下沉到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搭台引导区内26家企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结对子”做好岗位培训,切实构建形成覆盖全区的“培训网”。目前,已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加大就业平台建设,构筑“稳就业”长效机制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积极通过线上线下举办招聘会、搭建“区-镇-村”就业服务网络等方式构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持续不断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路”。目前,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土瑶”深度聚居贫困地区举办招聘会累计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暨易地搬迁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7场,参与招聘企业累计272家。在“贺州微就业”“平桂微就业”、电视台等媒体开辟就业信息专栏等,发布招聘信息5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累计23548个,持续筛选发布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16458个,达成求职意向729人。

二是创建六型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充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一手引导外来企业成为扶贫车间,一手因地制宜发展扶贫车间,累计认定超群箱包厂、天洲黑茶等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东融融合型、企业带动型、基地培育型、返乡创业型、来料加工型、物流贸易型等“六型扶贫车间”144家,直接吸纳贫困劳动力1183人,带动4200多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三是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充分开发设置扶贫公益性岗位、非固定性扶贫公益性岗位,重点针对未就业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设置保洁员、水域巡查员、治安巡逻员等岗位,实施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托底安置,帮助确有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提升巩固家庭收入,现已开发岗位2217个,共安置贫困劳动力2217名。

四是强化产业集群,打造一二三产业圈助民创业发展。集中精力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方圆30公里内培育一二三产业集群,打造一二三产业圈助民自主创业、发展产业。提质碳酸钙、黄金珠宝等制造业;做优做强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油茶、草珊瑚等现代农业林业;提质姑婆山森林公园康养旅游业,小凉河等特色乡村旅游业;提质增效鑫海酒店等酒店服务,提档升级香桂缘农庄等农家乐,形成制造业、现代农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等环圈,盘活辖区经济大盘,促进城乡发展,带动搬迁居民自主创业,自主发展产业。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创业,发展特色农业奖补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鼓励自主创业发展产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主发展特色农业并获得以奖代补政策补助993户323万元。

五是强化产业园区,打造园区化就业圈助民就近就业。加大投资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方圆10公里内建成或提质旺高工业园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市生态产业园区和贺州市东融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超群箱包厂、扶贫车间)、扶贫创业园(黄金珠宝产业园)、“藕莲天下”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及城区服务业和安置点内扶贫车间、商铺等平台,为搬迁群众提供丰富的就近就业岗位达1万多个。利用送人到岗、交通补助、稳岗补贴等政策,实现100%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目标。(孔令灿)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