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思:“党建+社区”提升扶贫安置点治理效能

2020年09月28日15:47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老乡家园党支部主要成员走访安置点居民在扶贫车间的工作情况。朱维平摄
老乡家园党支部主要成员走访安置点居民在扶贫车间的工作情况。朱维平摄

人民网上思9月28日电 广西上思县在江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以“党建+社区”为统揽,逐步建立“组织有力、管理精细、服务到位”的社区治理体系,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安置点治理效能,营造“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风气好、能致富。

建强“组织树” 筑牢战斗堡垒

上思县在老乡家园设立党支部。该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2名(均为安置点党员搬迁群众),设党支部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派驻第一书记1名。划分楼栋党小组,推选出以党员为主的“单元长”32人,形成“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的组织链条和“党支部+楼栋长+党员户+贫困群众”的网格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全面提升党组织在安置点后续服务与小区治理中的话语权。

党员搬迁户的党员组织关系全部转移“安家”到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常态化、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增强支部党员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党员服务意识。

扩大“服务圈” 完善服务供给

上思县完善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搬迁贫困群众融入新社区新环境,保障搬迁群众公平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切实解决搬迁带来的后顾之忧。建成运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平价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物业服务中心等基本服务设施,并全部免费向搬迁群众开放。投资1.06亿元,于202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思阳镇第二小学,作为江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增加学位1600个,全面保障搬迁群众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得起学、上好学。

老乡家园还坚持在党建引领下实行居民自治,采取“业务部门+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的“四位一体”管理服务模式,解决好配套项目建设、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拆旧复垦等涉及搬迁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搬迁群众生活便利,更好融入社区管理,实现“管理不断线、关爱不断档”。制定居民公约、《安置小区管理制度条例》,引导搬迁群众融入城市生活。搭建搬迁群众参与安置点管理平台,增强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时,进一步压实帮扶工作责任,帮扶干部定期对搬迁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帮助搬迁户通过流转、出租等方式管好用好原有田地、山林,让搬迁户“离村不减收”,确保“留得住”。

增加“就业面” 实现户户就业

就业事关搬迁群众在安置点生活的接续问题,是“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关键。在人社、发改等部门的主导下,老乡家园党支部积极参与和配合,协调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烹饪、家政、糕点、家电维修、电子等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集中开班、送教入户、以工代训,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群众“一技在手”。通过在安置点建设发展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强的扶贫车间,吸纳搬迁户就近就业,使搬迁群众“增收顾家”两不误。

老乡家园党支部还开展“送信息送岗位”上门活动及举办搬迁群众就业专场招聘会,引导鼓励搬迁群众外出务工。积极开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停车收费员、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安置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缺乏的搬迁群众。在那琴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资产性收益油茶种植基地1000亩,安排部分搬迁户和贫困户进行种植、管护,获得资产性收益和劳务收入。加快建设农民工创业园、汽车城创业园、碳酸钙产业园等,计划安置搬迁户200多人。目前,江平安置点搬迁入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80户2464人中已有1000多人在壮传食品公司、盛隆冶金公司、扶贫车间等就业,实现“一户一人就业”。

加大“活动量” 丰富群众生活

利用安置点周边尚未开发的土地,老乡家园建设有“微菜园”“微鸡舍”,延续部分搬迁群众的种养习惯,使得群众日常三餐的“菜篮子”有保障。与新华书店联合打造“追梦书屋”,采购文化教育、科普知识、农业养殖、文学艺术等各类书籍,进一步丰富搬迁群众和学生的文化生活,获取更多知识和技能。

此外,老乡家园还实行“1+3+X”工作机制,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工青妇3个部门为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不定期举办文艺晚会、扶贫感恩教育宣讲、平安建设宣传、禁毒宣传和儿童节、重阳节等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引导群众感党恩、记党情,在潜移默化中移风易俗,提升搬迁群众文化素养,助推社区文明建设。(彭远贺、钟国昌)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