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构建五大机制 吹响全面打赢脱贫攻收官战的号角

2020年09月16日09:09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绿油油的青蒜郁郁葱葱,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青翠的苦麦菜长势喜人……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经过持续扶持,于2018年脱贫摘帽,到处生机勃勃。

为巩固脱贫成果,2019年,仁东镇依托石地村绿一蔬菜基地,创建了“玉林香蒜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附近一带的贫困户发展香蒜及其他蔬菜种植,面积达4500多亩,仅香蒜产业一项年产值即达2250万元,实现了助农增收。这是玉州区以构建“五大机制”为举措,上交高质量脱贫攻坚“收官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玉州区从抓作风、抓创新、抓落实、抓实效、抓纪律等五方面入手,构建“五大机制”,力促脱贫攻坚战顺利开展。2019年,该区实现脱贫1285户、4717人,超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底的0.74 %下降为2019年底的0.097%,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为此,玉州区首先抓好作风建设,构建四大责任体系,强化责任传导。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同抓扶贫责任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专责小组同管扶贫责任体系,全面增强工作力量;构建帮扶单位同推扶贫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如区政协办在扶持贫困村上罗村中,为该村捐助经费2万元,并带动其他帮扶单位捐款捐物,配备完善电脑等办公用品,帮助该村于2018年脱贫摘帽。据统计,仅2019年,该区各帮扶单位支持扶贫建设的资金就达120多万元,促进了扶贫工作开展。为找准扶贫工作中短板弱项,该区还积极构建区、镇(街道)书记同谋扶贫责任体系。创新开展脱贫攻坚“书记面对面找差距、抓落实”活动,对各镇(街道)的扶贫工作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意见,然后按考试的模式,让其在一小时内独立思考本辖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单,并各自形成文字,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比两份清单,研判出各镇(街道)真正的问题和突破途径。

“准”和“实”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要求,为此,该区创新推行“两集中一走访”帮扶工作模式,压实责任。“两集中一走访”即先集中帮扶人培训研讨,再分头走访贫困户,最后集中反馈和更正问题,核准相关数据。自“开展两集中一走访”帮扶工作以来,玉州区核改完善帮扶手册等信息3000多条;完成322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特殊慢性病就诊证办理发放工作,落实了政策,核准了扶贫数据。

为防范贫困人口新增风险,玉州区率先开展“4+1”地毯式核查工作,建立完善防贫机制。“4+1”即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和“两错一漏”专项治理。累计核查出与“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有一些差距和短板的生活困难群众1260户,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投入1000多万元,分类推进,以“补短板、强弱项”的模式实现全体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

为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玉州区抓实效,鼓士气,建立完善“扶贫日”制度。该区把每周五下午设为“扶贫日”,当天下午各有关责任人到村(社区)、行业部门、扶贫一线以及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活动,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再由区扶贫办把梳理后的问题反馈给各相关部门,限时整改,成效显著。如该区于2019年5月在“扶贫日”活动中,收集到产业扶贫成效不够突出的问题后,迅速实施扶贫公司产业扶贫、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指导员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等措施,推动产业扶贫发展。

同时,该区出台《玉州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问责办法》,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该办法将约谈问责与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绩效奖励等挂钩,做到“恩”、“威”并举,对全区党员干部触动很大。在“恩”方面,近两年来共对20名扶贫干部授予“脱贫攻坚十大好干部”称号;对成绩显著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予以提拔重用。在“威”方面,则是通报、处分一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严不实的干部。仅2019年即约谈干部59人、诫勉谈话18人,立案8人。(谢胜利、罗仲平)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