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就业扶贫车间亮点多实效大

2020年06月28日10:48  来源:广西扶贫网
 

为决胜就业脱贫攻坚,博白县全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帮助大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落实就业。全县重点探索推广五种扶贫车间模式,亮点多、实效大,强力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奔小康。

“工厂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就近务工促增收。安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江宁镇欧星电子厂、木旺村制衣厂等79家企业创建“工厂式”扶贫车间,采用“企业+扶贫车间(生产线)+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建设、购买或租用标准厂房或其它构筑物,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等生产加工活动,让有时间、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群众就近入厂务工增加家庭收入。目前已吸纳了646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居家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户足不出户有钱收。广西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那林镇金富工艺厂等9个工艺品编织企业创建“居家式”扶贫车间,采取在家制作手工品、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等方式生产扶贫产品,由企业或合作社牵头,统一包装销售,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就业。部分贫困户因照顾老人与小孩,受到工作时间或行动不便的限制,“居家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户的厅堂变厂房,随时在家加工就有钱收。例如:广西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编织工艺品便于居家就业、农村老少均可编织的优势,创新了“居家+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设立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不定期把贫困劳动力集中进行技能培训,亲手把编织技能传授给贫困劳动力,带动全县1000多人居家从事工艺品编织,推动了编织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创建“居家式”扶贫车间9家,共吸纳贫困劳动力132人,贫困劳动力足不出户就可务工增收,每人月收入可达2000—3500元。

“种养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有稳定增收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以种植、养殖基地为中心,围绕沃柑种植、山羊养殖、桂圆肉、博白蕹菜等主导和特色产业,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创建39家“种养式”就业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有效破解了贫困人口因缺乏技术不愿发展种养产业的难题,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例如:若田农业、富山合作社、三桦农业3家公司分别建设了就业扶贫车间。同时这三家公司分别与博白县新农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丰年农业、百丰农业、智善农业3个项目公司进行合作经营、代种代养,带动5211户贫困户参与种养产业,其中丰年农业公司2514户、百丰农业公司1079户、智善农业公司1618户,共投入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3亿元,仅前三年每户贫困户可获得代种代养保底分红达6000元以上。

“贸易流通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拓宽致富渠道。宝中宝超市、兴隆超市2家企业创建“贸易流通式”扶贫车间,通过借助新型流通业态,按照“农村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思路,建立特色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提升冷库容量,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服务站点,推进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一村一品”的“互联网+扶贫”模式,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有效破解了贫困户缺乏市场渠道导致销售难的问题。

“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拓宽就业门路。亚山镇鲤鱼湾山庄1家企业建立以“合作社”和“公司+农户”形式为主的“乡村旅游式”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就地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共计吸纳贫困户8人,贫困户年收益达到2万元以上。

目前,全县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30家,吸纳9471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28名,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有力带动1500多户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冯春华)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