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琼:战“疫”战脱贫 女支书撑起“半边天”

2020年03月07日23:3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三江3月7日电 “您好,进村请先量体温!”一位回来的村民张成生刚到红岩村红岩屯路口,就被该村的党支书潘彩琼拦住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检查步骤,潘彩琼为他进行了体温测量,在确认无疑似特征后,张成生顺利地回家了。

潘彩琼,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红岩村党总支部书记,在疫情阻击战中,她带领党员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在脱贫攻坚中,她动员群众发展产业,种植油茶、茶叶,兴修产业路,打造创业致富基地。2019年红岩村19户、89名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率降至1.47%,实现整村摘帽。

奋战疫情 不畏艰辛勇担责

“党支书带我们入户排查,工作尽职尽责。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村民才会感到踏实。”红岩村副主任张信贤说到。一个口罩、一本笔记,是潘彩琼的全部武装。入户排查时,她永远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一个,一户一户敲门,一个一个细问,对自粤、鄂返乡的村民进行记录,并做好各种应对工作。疫情期间,她连续多天站在抗击疫情一线,排查返乡村民务工地点,摸清返乡村民外出动向,红岩村的防疫情况,她做到了然于心。

“在这关键时刻,身为党员的我们更应该义不容辞保障人民人身安全……”这是来自红岩村党员之家微信群的一条信息。在潘彩琼的组织下,69名党员分组实行轮流值班制,保证每天上下午对各村屯卡口的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与体温监测,协助驻村干部及村两委挨家挨户发放告知书,做好地毯式入户排摸、宣传工作。同时,组建物资代购小组,联系车辆,为村民们代购生活用品,传授居家隔离消毒防护等知识,为村民们提供暖心服务。疫情期间,红岩村共取消各类酒席5场,有力的保障了群众的生活安全,红岩村的党员们用实际行动将党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发展产业 群众增收村摘帽

“我家种了5.6亩的新品种油茶,按照种植的标准进行了坡改梯,每亩每年都有680元的补助!”脱贫户张奶艳文扳着手指说,去年她家获得产业补贴将近4000元,并顺利脱贫。

为发展壮大红岩村产业,潘彩琼积极带领群众开展高效优质油茶基地建设,共完成了红岩村红岩屯、高贵屯、塘口屯、乌述屯等4个片区新品种高效优质油茶基地建设686亩,基地建设覆盖率贫困户达98%。在基地建设成功地背后,都包含了潘彩琼与村干们的艰辛与汗水。建设之初,贫困户上山开地的积极性不高,持观望态度的比例较高;个别农户因劳动力不足不愿拿出自家土地参与连片示范基地的建设。基地建设推进缓慢,赶不上农时,又得等来年,潘彩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2017年11月,利用“一带二帮三,先锋促脱贫主题党日”活动,潘彩琼率领村干、党员骨干和村民代表共20人到斗江镇思欧村宇塘优质高效油茶种植基地进行学习培训,提升村民们发展优质高效油茶产业的意识。2017年12月,在红岩村红岩屯的集体林场。经过一个月的施工,60亩左右的软枝油茶连片示范基地样板显现雏形。当其他屯的群众看到示范效果后,由“喊、请”的局面转为自己“要、争”。当年红岩村积极打造示范基地3个共285亩,农户个人新种(品改)油茶面积为55亩。同时,积极向帮扶后盾单位申请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油茶基地坡改梯的前期开发资金。以扎实的产业发展,为红岩村整村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设施 生产便利惠百姓

“现在产业路都修到我茶籽地旁边,用车一次就可以拉200多斤,方便了很多!”现年60多岁的村民姚奶国成高兴地说。曾经,要到油茶地里劳作的她要包好糯米饭,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八点才到家,而一天的劳动也只能挑回40斤茶籽。

“我每天可以摘得10多斤茶叶,有60多块钱的收入!”贫困户吴条化说道。产业路开通后,2019年吴条化又新开了1亩茶叶地,种上了福云六号。前三年将分别获得2700元、1800元、900元的产业发展补助。

要致富先修路,潘彩琼以产业路建设为突破口,破除制约贫困户发展的瓶颈,打通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红岩村优先连通产业基地、茶园、油茶树地,建设产业路,共新增开通产业路8条共计14公里,投入资金达280万元,直接受益508户2291人。产业路的开通,加快了红岩村产业的发展。目前,该村已形成了油茶、茶叶、杉木、优质稻为主的“3+1”特色产业,其中油茶种面积达3500亩,建成示范基地5个;茶叶种植面积1000亩;优质稻种植面积800亩,实现特色产业在该村贫困户的全覆盖。

“群众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是潘彩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名党员,她以此为出发点,情系百姓,一心为民,在战疫情战扶贫的路上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赢得了红岩村侗、苗族群众的信赖。(滚亿忠、吴明江)

(责编:吴明江、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