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司法行政彰显担当本色,复工复产沐浴法治春风

2020年03月02日16:53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因为一场疫情,这个春天汇聚爱,别样暖。抑“疫”重大,从奋力阻击疫情到服务复工复产,灌阳县司法局主动靠前积极履职,通过科学防控、依法防控,在疫情防控中传播法律的温度,让复工复产沐浴法治的春风,不断彰显司法行政机关敢担当、善作为的本色。

冲锋在前,在担当作为中为复工复产当好“护航员”

“老表新年好啊,最近家里开始种小菜了没?疫情以后有没有准备外出打工的人呀?现在政府可以给有需要的贫困户提供务工、就业、产业等相关方面的服务帮助。这些是我们印发的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出去生产生活都要遵守规定,注意做好防护。”在灌阳县新街镇青箱村贫困户家中,灌阳县司法局干警组成“党员先锋队”正在逐户排查摸底,在了解记录人员流动去向及身体健康情况的同时,宣传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和措施,并耐心呼吁群众主动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灌阳县司法局冲锋在前不畏难,服务大局有担当,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防控工作机制,明晰各股室、司法所工作职责,吹响冲锋“集结号”,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在确保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有序配合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一声令下,灌阳县司法行政系统50余名干部职工提前返岗上班,通过成立党员先锋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走访排查、宣传解释等工作,设置党员先锋岗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对社区进出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和登记,并向居民、企业等宣传依法依规复工复产相关知识。同时实行党员干部既要在单位上班报到,又要对重点观察人员跟踪报到的“双报到”制度,组建“疫情监管先锋队”,通过一对一跟踪服务、一日一报精细管理的方式,采取上门走访、视频通话等方法了解、记录重点观察人员流动去向及身体健康情况,追踪、督促其居家医学隔离14天以上,并做好心理疏导和生活服务工作,确保重点人员监管不漏一人,推动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全体党员干警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以“政法铁军”的实际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驾护航。

立足职能,在贴心服务中为复工复产构筑“防护墙”

灌阳县司法局在严格织好疫情“防护网”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公证服务、法律援助等职能工作,当好法律顾问,协助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指挥调度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指导有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保障社会秩序稳定,为复工复产构筑起一道贴心安全的“防护墙”。

灌阳县司法局通过成立“战疫调解服务团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特事特办、快办快结、点对点等方式,防止群众大范围聚集,在调解民间纠纷20余件的同时,有效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和谐稳定。将全县76名社区矫正对象全部纳入科技监控范围之内,严格执行“日研判”“日报告”制度,通过每日视频通话、每日监控定位,全面提升社区矫正监管力度,强化疫情防控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安全稳定。同时注重在疫情期间为群众、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采取电话预约、热线咨询、网上办理、控制人员等方式,妥善处置、化解疫情防控期间合同履行、劳资关系、企业复工等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的同时,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保障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截至日前,全县在依法依规防控实现“零疫情”的同时,41家规上企业全部有序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助力复工复产。

依法防疫,在法治宣传中为复工复产提供“定心丸”

灌阳县司法局以“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指导思想,围绕防控态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进行精准普法,利用“线上+线下”两条线,织密法治宣传网,把疫情讯息和法律知识播撒在全县各个角落。

疫情面前,灌阳县司法局局机关、9个乡镇司法所50余名党员干警,141个行政村(社区)的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联络员和法律顾问纷纷争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发动宣传车,吹响“大喇叭”,走遍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畅通宣传渠道,引导全民遵法守法,依法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灌阳县司法局通过巩固宣传阵地,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横幅10条、LED宣传标语12条,设置专题宣传栏2版,编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健康宣传小知识》《上班人员在各类场所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等10000余份,大力宣传《刑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型自媒体平台,开辟疫情防控宣传专区,及时向大众普及防疫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编发、转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类信息47条,让依法防控知识遍及全县城区、9个乡镇、100余个村屯,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引导群众消除恐慌心理、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形成依法防疫的社会氛围。(谭旺欣 许荩文)

(责编:许荩文、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