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钟山10月24日电 以前只要一下雨,杨晋旺就提心吊胆,要是正好是卖淮山的日子,他只能祈祷装淮山的车不要再被村里的泥路陷住,毕竟那次历时3天的陷车经历让他损失了不少钱,现在,村里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淮山地旁,他的心安定多了。
杨晋旺是广西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杨岩村人,在他的印象中,村里的烂泥路不仅让村民苦不堪言,还把很多外地来投资的老板给吓跑了,为了谋生,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土地撂荒、村落凋敝,杨岩村成了贫困村,2015年全村贫困人口172户724人,贫困发生率达26.3%。
自从村里的通村路、产业路等水泥路修好后,离县城只有3公里的杨岩村吸引了不少老板来发展种养产业。产业发展了,就业机会也随之而来,“我通过种植3亩多的贡柑水果,有了稳定的收入,还给家里增添了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骑了几十年的单车也换成了摩托车。”村民杨玉专说。
从烂泥路到美丽乡村,杨岩村的蝶变还要从村支书杨清斐说起。2011年刚当上村主任的他一心想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他多次把村干还有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召集起来一起商量村子的发展。“每次都要等到晚上才能把人凑齐,开会的时候有的人还要从家里搬凳子,有的就直接坐在地上。”杨清斐回忆说,就是在夏天被虫咬、冬天冷风吹的环境下,村里作了修通村路的决定。
想致富,先修路。然而修这条4.5公里的通村路得花120万,这对杨清斐还有杨岩村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些村干也打了退堂鼓,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杨清斐却不愿放弃,想办法争项目、找赞助。“当时跑了县财政局、交通局,但最后都没有得到解决。”屡屡失败的杨清斐不打算认输,他把村里的情况还有他们的发展计划写了下来并求助于县长。果然,没几天县长就亲自跟杨清斐了解情况,几天后,县长还到杨岩村开了座谈会,跟村民一起讨论修路的问题。
就在只有一张可折叠的小桌子、一张旧沙发、几张长板凳的会议室里,县长答应了帮助杨岩村修通村路,只需村里再凑20万的修路款。杨清斐立刻把好消息跟村民,从村里的动员会到把钱凑齐,前后花了不到一个星期。2012年3月,杨岩村结束了没有水泥路的历史。
此后的几年,杨岩村筹措整合各类资金,硬化通村路、产业路等超过40公里,还采用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己施工和财政奖补的“三自一补”模式,实施了兴修水利、排污沟等一批惠民工程,打造鱼峰山公园、香樟公园、湿地公园三大“主题公园”,将杨岩村打造成为宜居宜游的乡村公园。
如今的杨岩村,因为脱贫而变美:超40公里的硬化路通往家家户户,三大主题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好去处,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高达90%。2018年,杨岩村的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724人减少到39人,累计脱贫68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1%。2016年,杨岩村被评为“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该村党总支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级党组织”。2019年5月,该村党总支被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何木保、赖文艺)
![]()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9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