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脫貧攻堅成就之青秀區

青山秀水結脫貧碩果

2020年10月19日09:12  來源:廣西日報
 

  古岳坡風光。 范先芳/攝

  連接古岳坡和巴蘭坡的“古巴路”。 盧伊琳/攝

  長塘鎮連片種植的大棚葡萄。 青秀區委宣傳部供圖

  田野牧歌肉牛產業示范區。 童志華/攝

  長塘鎮長大村村民正在採摘桑葉。 呂瑞琪/攝

  長塘鎮風光。 青秀區委宣傳部供圖

  春華秋實,歲稔年豐。

  南陽鎮二田村瓜果沁人,伶俐鎮望齊村油茶飄香﹔長塘鎮楓木村山花爛漫,劉圩鎮那床村牧歌入耳……看不完的青山秀水,數不清的脫貧成效——這個秋天,南寧市青秀區各個鄉村都在喜慶豐收,共享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青秀區委書記唐小若表示,城區要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強弱項、補短板,切實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高質量實現脫貧和增收致富的目標任務﹔繼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高質量:發展優質產業

  今年以來,南寧市青秀區7個貧困村都有“3+1”特色產業,覆蓋各村90%以上貧困戶,沒有出現因疫致貧返貧現象。這一事實充分說明該城區的產業扶貧既鞏固脫貧成果,更延伸產業扶貧觸角,使脫貧群眾站得穩、立得住,敢想再多一點,能走更遠一些。這對全區各地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無疑具有啟迪意義。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什麼樣的產業才算“高質量”、如何發展產業才能穩定“造血”?青秀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站得穩腳跟。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的要求,青秀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優先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符合群眾訴求的扶貧產業。伶俐鎮依托優美的自然風景發展鄉村旅游、打造“南寧第一漂”,沱江兩岸貧困戶均從中獲益﹔長塘鎮楓木村基於傳統林業發展林下養雞,目前已發展規模化養雞棚42個,年產肉雞100萬羽以上。

  扛得住風險。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劉圩鎮田野牧歌肉牛產業、長塘鎮金花茶產業發展勢頭不減,企業、貧困戶及相關村屯收入“逆市上揚”,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已然初步形成。

  看得到前景。南陽鎮的古岳坡、花雨湖,劉圩鎮的“市民農庄”,長塘鎮的“金花小鎮”等正在走農文旅乃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當地群眾既能從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游客消費中直接獲益,還能以股份合作、集體經營、企業帶動、委托管理、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與合作企業共享發展成果。

  截至目前,青秀區37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部提前完成5萬元以上收入的年度任務,累計收入達到413萬元﹔其中7個貧困村收入均超過10萬元,劉圩鎮那床村、那度村兩個貧困村收入均超過50萬元。

  強基礎:鋪平致富道路

  兩年前,在南陽鎮古岳坡欣賞了壯族山歌的游客要到長塘鎮巴蘭坡一睹“金花小鎮”的風採,必須從324國道繞行近1小時﹔而現在,路面寬6.5米的“古巴路”將這段路程縮短為15分鐘。目前,青秀區已基本實現“鎮鎮有干線、村村通客車、路路有人養”,是廣西率先實現“屯屯通水泥路”的縣區。

  三年前,長塘鎮楓木村葛嶺坡的村民還隻能靠自己打井找水﹔而現在,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已經把干淨的自來水送入各家各戶。隨著伶俐工業園區給水廠的建成,青秀區4個鎮的大部分區域都將享受到更加穩定而安全的集中供水。

  四年前,劉圩鎮譚村的通屯主干道附近建有數個養殖場,污水橫流、異味刺鼻﹔而現在,養殖場所在地已經變成了村民休憩的長廊。截至目前,青秀區農村垃圾治理率達100%,按照“六有”標准改造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已實現全覆蓋。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加快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地群眾改善生活、發展生產的客觀訴求。通過全面排查,青秀區摸清了各貧困村道路、巷道、水利、環境整治、文體設施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需求,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穩步推進道路硬化、人飲工程、晒谷場及村坡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貧困村鋪平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大格局:凝聚社會力量

  脫貧攻堅,各方參與是合力。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

  從愛心捐贈到結對幫扶、從給錢給物到培育產業、從安排就業到送技上門,青秀區著力打造“大扶貧格局”,社會力量扶貧的“質”與“量”顯著提升——

  大扶貧格局,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青秀區以統戰部為牽頭單位,協同城區工商聯、樓宇辦、教育局、文旅局、經信局等部門,利用轄區各類企業及各種社會組織集聚的優勢,廣泛宣傳和發動民營企業、社會行業組織參與脫貧攻堅,不斷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工作的激勵機制。在2019年青秀區工商聯非公企業及非公經濟人士表彰大會上,24家非公企業被授予“光彩事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大扶貧格局,需要各界的積極參與:青秀區工商聯分批組織企業和商會考察城區貧困村和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共發動轄區企業捐款450多萬元,捐贈扶貧物資價值30多萬元﹔樓宇辦結合轄區各個商務區樓宇經濟的創建活動,向進駐重點樓宇企業發出參與精准扶貧的倡議書﹔農業農村局主動“走出去”聯系和動員龍頭企業進駐城區7個貧困村,支持貧困戶以土地、小額信貸及政府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等形式與企業合作﹔城區教育系統引導師生、家長開展以“愛心幫扶,真誠扶貧”為主題的教育支持精准扶貧活動,目前已吸納逾210戶愛心家庭報名參加……

  大扶貧格局,需要良好的輿論氛圍:青秀區委宣傳部攜手各類媒體,依托自有平台,大力宣傳非公經濟先進典型和新時代優秀企業家精神、傳播非公經濟的正能量,及時發現典型和先進經驗並進行宣傳推廣,實現社會扶貧可持續良性互動。

  奔小康:力推鄉村振興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脫貧攻堅,提振了群眾信心:青秀區有的放矢開展“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有效激發了廣大貧困戶“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近年來,青秀區在4個鎮和仙葫經濟開發區開展以育嬰員、中式烹調、家政服務員等實用工種為主的就業技能培訓828人。

  脫貧攻堅,帶動了產業興旺:截至2020年9月底,青秀區已發展“5+2”特色產業貧困戶1198戶、覆蓋率96.45%。

  脫貧攻堅,美化了鄉村風貌:仙葫開發區江口坡、劉圩鎮那旺坡、伶俐鎮國忐坡、南陽鎮石筍坡等地村民正在村兩委的帶動下,利用村內的舊磚石瓦、竹子木頭等在拆除危舊房騰出的空地上打造“微菜園、微果園、微花園”。目前,青秀區已完成基本整治型村庄改造65個,開工建設10個設施完善型、2個精品示范型村庄,村屯面貌煥然一新。

  截至2019年底,青秀區已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22戶5903人脫貧﹔截至今年9月下旬,年內計劃脫貧戶“八有一超”指標已全部達標。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是青秀區始終秉承的理念﹔脫貧攻堅取得的經驗與成果,為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走出貧困桎梏的鄉村,正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邁著更加堅實的步伐,走向實現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劉 慧 呂瑞琪)

(責編:朱曉玲、陳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