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貸”動創新:盤活知產價值 破解融資困境
面對邊疆民族地區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廣西百色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為突破口,聚焦“不敢貸”“對接難”“效率低”三大梗阻,創新構建“政策支撐、服務下沉、五維聯動”工作體系,打通專利資產向金融資本轉化的通道,推動“知產”變“資產”。截至10月底,全市專利質押總融資額達5.23億元,專利質押普惠貸款惠及企業39家,為革命老區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政策支撐,化解“不敢貸”困局。從政策引導和機制創新雙向發力,系統破解金融機構授信顧慮。強化財金聯動,有效運用金融惠企財政貼息政策工具,通過財政貼息支持,直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融資獲得感。構建風險共擔體系,與銀行、保險機構簽署多方戰略協議,推出“政府貼息+風險補償”雙重保障機制,顯著提升金融機構風險容忍度。健全配套政策體系,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白名單”制度,實現融資需求與金融資源精准對接。在百東新區同步打造“高新惠貸”業務管理平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融資服務。近年來,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超11.7億元,金融支持覆蓋面持續擴大。
推動服務下沉,疏通“對接難”脈絡。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動知識產權服務向基層延伸、向園區覆蓋。構建全域服務網絡,實現12個縣(市、區)商標品牌指導站和維權援助工作站全覆蓋,配備專職人員常態化提供政策咨詢、需求摸排和維權援助服務。開展精准入園服務,組建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團”,深入百色工業園區、新山鋁產業示范園等8個重點園區,舉辦“入園惠企”銀企對接活動8場,服務企業超150家。組織專項服務活動,聯合高校及服務機構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裡行”、專利轉化對接會等專題活動6場,摸排融資需求9.33億元,有效打通知識產權服務“最后一公裡”。
創新五維聯動,破解“效率低”瓶頸。積極構建“政銀保企服”協同機制,系統提升知識產權融資服務效能。政府部門發揮主導作用,依托企業信用和專利價值數據進行多維篩選,形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白名單”。金融機構簡化審批流程,設立專項授信通道,實現優先審批、快速放款,平均辦理周期縮短30%。保險機構積極創新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成功落地全市首單“專利無憂險”,為企業提供風險保障。企業主動反饋融資使用情況及創新成效,形成需求與服務的良性互動機制,助力政策與產品優化迭代。服務機構與高校提供專利價值評估、法律風險管控、技術轉化對接等專業支撐,有效降低融資風險。通過五維主體高效聯動,形成了“需求挖掘-價值評估-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創新反哺”全鏈條服務模式,顯著提升了知識產權融資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截至目前,百色市創新構建“政策支撐、服務下沉、五維聯動”工作體系,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25年1月至10月,全市專利質押融資額達5.23億元,專利質押普惠貸款情況惠及企業39家,融資規模爆發式增長,融資規模普惠企業數量居全廣西前列。惠企覆蓋面顯著擴大,目前全市共有118家企業納入“桂惠貸”支持范圍,其中小微企業佔比68%。專利受讓、被許可次數大幅提升,2025年全市專利受讓、被許可總次數525次。(於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