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力量助企邁向“智造”新未來
當企業駛入智能化轉型發展的“快車道”,一條條稅費政策精准落地,一項項稅務服務優化升級,正護航企業在創新發展路上走得更穩,行得更遠。在桂林,稅務部門通過數據賦能、政策找人和定制服務,為企業降成本、防風險、解難題、優體驗,幫助企業邁向“智造”新未來。
智慧稅務“聰明辦”,數據跑腿效率翻
區別於傳統工廠,在桂林君泰福電氣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內,隻有幾個零星的監控人員,載有物料的5G-AGV無人運輸車沿著預設軌跡穿梭,機器人手臂上下揮舞,將產品有序運往指定地點。
“我們借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公司產能相比過去激增150%,年產值最高達25億元。”桂林君泰福電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青先生表示,稅務部門主動對接企業涉稅需求,提供高效稅費服務,是公司加快轉型的有力推手。
據了解,桂林市稅務局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分局實行從“行業”到“事項”到“數據”的“三層遞進式”智慧稅務服務,通過“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跟蹤企業智能發展全過程,以“精准畫像”實現政策“定向投遞”,提供個性化稅費事項輔導和稅惠提醒,幫助企業事前防控涉稅風險,筑牢稅務合規防線。
“現在不僅可以遠程辦理涉稅業務,稅惠政策享受也更精准及時,近三年來公司累計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等各項稅惠超6700萬元。”桂林君泰福電氣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鄧義薇女士表示。
稅惠紅利“精准澆”,智造升級動力足
一把工業電子卡尺從鋼材入廠到成品需歷經92道嚴格工序,如何加快制造速度,提高生產效能,桂林廣陸數字測控有限公司以“數”變革,向“智”出發,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該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端數顯量具量儀制造企業,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對生產加工設備和流程數字化改造的研發投入,多道關鍵工序的一次交檢合格率從原來的85%提升至95%以上,企業生產能力增長超30%。
“創新是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動力和重要法寶,國家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加持,讓我們在面對市場競爭時更有信心和底氣。”桂林廣陸數字測控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陽先生說。
為助力企業走好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之路,國家稅務總局靈川縣稅務局組建政策專家服務團隊,實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將企業最需要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稅費優惠政策送上門,2025年上半年,幫助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150萬元,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達50萬元。
涉稅難題“及時解”,疏通堵點加速跑
“我們在政策理解和申報操作方面遇到問題,稅務部門及時為我們講解設備更新、研發投入等政策要點,協助我們完成稅費申報,200多萬元稅收優惠款順利到賬。”全州福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周女士說。
全州福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高強度螺栓、U型螺栓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廣西乃至全國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專業化制造企業。
近年來,該企業實施智能化生產線提升改造項目,淘汰老舊生產線,新增智能生產設備及熱處理、涂裝等先進工段。國家稅務總局全州縣稅務局聚焦企業項目改造過程中的具體需求,及時幫助企業解難題、通堵點,同時梳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清單,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通過項目改造,我們新增了3條生產線,不僅能保持年產3200萬件高強度螺栓的穩定產能,更將U型螺栓年產量從750噸躍升至16000噸。”全州福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周女士介紹到,2025年,“六角螺栓縮徑模具”專利也被公司收入囊中,通過模具結構優化,缸栓類產品生產規模與工藝精度顯著提升。(唐紅菱、肖俊毅、盤志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