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廣西賓陽:文明實踐托起幸福“夕陽紅”

2025年11月05日09:1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在賓陽縣城鄉大地上,一股股尊老敬老的暖流正悄然涌動——賓州鎮新城社區戲台上絲弦悠揚,新橋鎮大羅村宴席間笑語不斷,賓州鎮新塘村“幸福飯堂”裡飯菜飄香。近年來,賓陽縣以“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文明實踐活動為引領,將常態化文明實踐與敬老服務深度融合,通過文化浸潤、精准服務、機制創新三維發力,將傳統節日溫情轉化為尊老愛老長效動能,讓敬老美德在炮龍之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武陵鎮新塘村開展重陽節文藝匯演。李念攝

武陵鎮新塘村開展重陽節文藝匯演。李念攝

文化賦能,煥發重陽時代新韻

賓陽縣深入挖掘重陽文化內涵,將非遺傳承與敬老活動深度融合,打造有溫度的“文化盛宴”,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激發全縣廣大群眾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熱情,讓文明風尚在全縣蔚然成風。

賓州鎮新城社區連續多年舉辦“孝在新時代 溫情暖重陽”活動,作為全國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區,這裡不僅有廣西“強基工程”文藝演出帶來的反詐小品《防騙反詐》等經典劇目,用“新城說唱”創編《敬老得福》等本土山歌,更有入選縣非遺名錄的“賓州霸王鞭”表演,每年社區文藝隊用靈動的舞姿與歡快的節奏傳遞節日祝福,把敬老理念融入方言傳唱中,老人們在熟悉的鄉音鄉韻中感受濃濃溫情。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伍小雙深有感觸地說:“每年重陽節的茶話會,沒有繁瑣的流程,隻有真誠的陪伴。老人們在聊聊天、話家常中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新橋鎮大羅村的重陽敬老宴更是堅持十多年,全村六十歲以上老人歡聚一堂,村民即興創作的詩詞為宴席添彩,將敬老傳統與鄉村治理巧妙相融。李阿婆說:“這敬老宴辦了十多年,幾乎年年都這麼熱鬧!看著村裡晚輩們忙前忙后,吃著熱乎飯菜,聽著大伙兒念詩,比過年還開心,真是把我們老人放在心坎上了。”

近年來,全縣非遺與敬老融合的文化活動成效顯著,賓州霸王鞭游藝活動、絲弦戲演出、本土山歌匯演等各類文藝演出覆蓋16個鎮,惠及老年群眾超3萬人次。

醫療志願者重陽節給老人開展義診活動。李念攝

醫療志願者重陽節給老人開展義診活動。李念攝

菜單服務,傳遞民生溫暖真情

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賓陽縣將志願服務與重陽敬老活動精准對接,推出“菜單式”貼心服務,從生活關愛到文化匯演,再到政策宣講、免費義診等,把敬老愛老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融入日常,成為自覺。在武陵鎮養老院,一場由武陵鎮、縣婦幼保健院組織的“黨建聯建聚合力 重陽共筑敬老情”活動正在開展,志願者不僅給老人送上衣物、牛奶等生活物品,還為老人進行血壓血糖檢測等義診服務,活動單位代表的一句“讓老人安享晚年我們責無旁貸”道出大家心聲。同時,武陵鎮還針對老年人防詐需求,開展“關愛老人弘揚中華美德,嚴打網詐還社會穩定”為主題的文藝匯演活動,在游戲歡樂互動中嵌入反詐知識宣講,用典型案例提醒老人防范風險遠離詐騙。而在新城社區,“微心願”牆成為服務橋梁,60多歲趙阿姨想學錄唱歌視頻的心願貼上不久便得到回應,這樣關愛老人的民生小事在社區比比皆是。

據統計,近年來,賓陽縣各部門各單位、各鎮、各村委(社區)共組織200余支志願服務隊開展各類訂單式敬老愛老志願服務活動420余次、服務1.6萬余人次,完成“微心願”213件。

志願者為老人提供“最美瞬間”抓拍活動。賓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志願者為老人提供“最美瞬間”抓拍活動。賓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機制創新,凝聚敬老愛老強大合力

為更好地服務老人,賓陽縣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助力、志願參與”的敬老格局,整合縣文明辦、縣民政局、團縣委、縣婦聯等資源,打破“節日式關懷”局限,依托全縣25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踐點),利用“幸福食堂”“微心願”服務等文明實踐活動,將重陽節活動經驗轉化為常態化制度,讓尊老愛老從道德倡導變為制度保障,讓溫暖從節日延伸至日常。針對農村老人“吃飯難”問題,賓州鎮新塘村“幸福飯堂”為70歲以上老人提供一葷一素一湯的餐食,周一至周五老人每人隻需支付一元多即可享用,在實踐過程中還延伸出理發、健康護理等公益服務﹔新城社區更是打造“15分鐘幸福圈”,以“周五議事會”收集解決老人需求,近年來,社區聯合轄區內8個單位組織開展孝善敬老服務活動,完成78個“微心願”認領,惠及老人500多人次。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全縣圍繞傳統節日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600多場,惠及老人5萬多人次。

從精彩紛呈的非遺展演到暖心暖胃的社區食堂,從節日期間的親切慰問到日常生活的默默守護,賓陽縣的文明實踐活動讓敬老愛老超越儀式本身。如今的賓陽,重陽節已成為展現文明實踐成果的重要窗口,常態化訂單式服務惠及萬千老人,大家在文化滋養與精准服務中,持續感受著新時代的幸福溫度。(杜世軍 陳志剛 楊鎮宇 李念)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