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國際冷鏈園區:跑出中國—東盟生鮮流通“加速度”
從冷鏈基礎設施的“追趕者”到生鮮產業的“新高地”,廣西北部灣國際生鮮冷鏈園區以“三年磨一劍”的步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它不僅見証了廣西在現代物流領域的創新實踐,更通過構建集倉儲、加工、運輸、金融於一體的生態圈,樹立起中國—東盟生鮮冷鏈物流的新標杆。

冷鏈園區(一期)開業。廣西物產冷鏈物流有限公司供圖
硬件基石:加工賦能,品牌崛起
為滿足市場日益精細化、高品質的升級需求,冷鏈園區以倉儲資源為保障,依托216萬立方米現代化多溫區冷庫、54台裝卸設備及全流程溫控系統等先進設施,大膽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構建集“倉儲+加工+運輸+金融”為一體的生態圈,為園區的壯大發展注入活力。
自2022年投入運營以來,冷鏈園區已快速成長為中國—東盟生鮮貿易的核心樞紐。在這裡,每天有超200噸的北部灣優質海魚經智能化生產線,完成從捕撈、速凍到包裝的全程冷鏈加工,鎖住原始鮮美。同時,來自東盟國家的榴蓮、對蝦、芒果等生鮮產品也在各自生產線上煥發新生,銷往更廣闊的市場。
冷鏈園區不僅打造了“從海洋到舌尖”的產業鏈,更孕育出“一盒為桂”自營品牌,通過電商基地與市場渠道鋪設,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提升產品溢價能力和市場掌控力。

冷鏈園區庫區內作業圖。廣西物產冷鏈物流有限公司供圖
織網布局:陸海聯動,暢通無阻
物流是冷鏈園區的生命線。冷鏈園區依托北部灣區位優勢,構建起“貫通海陸、鏈接東盟、輻射全國”的立體化物流體系。
國際層面,冷鏈園區依托區位優勢和平台功能,積極推動中柬農產品海運雙向對流分撥中心落地園。2025年3月,中國防城港—柬埔寨戈公港“冷鏈+普貨”航線首發,以“冷鏈+普貨”模式實現雙向運輸,直航航程僅需7天左右,相較傳統模式節省超50%的運輸時間,物流成本降低幅度達20%以上。
國內層面,園區已組織發運冷鏈班列18列,為內陸地區提供了優質穩定的海產品供應渠道。
國際新航線的開辟與國內冷鏈班列的穩定運營,共同構成了園區物流網絡的強大引擎。
創新內核:卓越內控,鑄就品質
嚴謹高效的內部控制系統是企業穩健運營的關鍵。園區以前瞻性視野構建起全面覆蓋、全程可溯的現代化內控體系,為服務品質與運營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管理體系標准化。公司已通過ISO質量管理、環境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5大體系認証,形成從制度規范、安全運維、應急預案到培訓考核的全鏈條質量管控閉環。
運營流程數字化。為冷鏈運營場景定制開發了WMS、TMS、車輛進出場調度管理系統等9個子系統,實現信息化系統覆蓋運營全流程。配套智慧能源監測管理系統,統籌冷庫用電調度,打造節能綠色產業園,構建起“全程可視、數據可溯、智能預警”的數字化管控網絡。
人才管理專業化。冷鏈操作人員中等以上學歷佔比100%,關鍵崗位100%持証上崗。現場全面實行標准化看板管理,制度、流程與安全規范悉數上牆,統一作業行為標准,將規范融入每一個操作細節。

五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倉儲型)牌匾。廣西物產冷鏈物流有限公司供圖
標杆引領:三年磨劍,鑄就新篇
三年精耕細作,結出碩果。冷鏈園區累計處理貨物吞吐量超20萬噸,入駐企業超百余家,入庫品類由水產品擴增到水果、快消品、糖類、蛋類、蔬菜、藥材、堅果、肉類等。
2023年,園區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近日,又憑借園區在設施規模、運營體系、信息化建設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獲評“五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倉儲型)”。這些榮譽的認可,標志著園區正在構建起面向東盟、輻射全國的現代化生鮮冷鏈物流樞紐。
立足新起點,廣西北部灣國際生鮮冷鏈園區正朝著建設“國際一流生鮮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的目標全速前進。通過加工提價值、以品牌塑形象、以通道鏈市場、以管理賦效能,激活產業鏈全鏈條效能,向建設國際一流生鮮供應鏈綜合服務平台的目標全速前進,讓更多跨越山海的“鮮”品,點亮萬家餐桌。(周玲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