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廣西

“冷鏈鎖鮮”鏈出富民產業

粵桂協作共繪廣西隆安鄉村全面振興“果香畫卷”

2025年10月13日08: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0月13日第9版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0月13日第9版截圖

  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農產品加工示范園的冷鏈倉庫,十幾米高的貨架上整齊碼放著各色果漿、速凍果塊﹔生產車間裡,自動化生產線正高速運轉,機器轟鳴聲中,工人們在流水線上熟練地分揀、加工新鮮水果﹔產品展示廳裡,百香果、芒果等熱帶水果經深加工后變身瓶裝果漿、袋裝果干,散發著清甜香氣……這幅充滿活力的產業圖景,正是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深化粵桂協作、以產業園為載體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寫照。

  紓困:補齊深加工短板,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隆安縣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但農業深加工能力薄弱、冷鏈設施不足等問題限制了當地更大程度提升優質農產品附加值,成為當地產業發展的痛點。

  為破解這一困境,福田區與隆安縣統籌謀劃,將共建粵桂協作產業園——隆安縣農產品加工示范園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突破口。2022年以來,兩地整合粵桂東西部協作資金8491萬元及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水庫移民專項發展資金等各類資金3.1億元,分三期推進園區建設:一期建成生產廠房、宿舍等基礎配套﹔二、三期重點打造標准廠房、冷鏈倉庫、展示中心,其中投入粵桂財政幫扶資金建設的冷鏈倉庫,解決了企業冷庫緊缺的燃眉之急。目前,一、二期項目已投入使用,正在建設的三期項目按廣西華桑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生產標准和設計圖紙量身定制,項目建成后該公司將投產建設濃縮、高溫、冷凍3條水果加工生產線,生產產品以芒果、檸檬、柑橘類果汁為主,預計年產量約2萬噸、年產值約3億元。

  如今,園區已入駐百果園、和誼食品、果之夢食品等多家企業,輻射帶動周邊20余家企業發展,形成集倉儲保鮮、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於一體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助推隆安縣入選2024年全國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建設培育名單。

  協作:資金科技雙發力,粵企入桂共促雙贏

  園區配套的冷鏈倉庫幫助入駐企業——和誼食品節省了大筆運費,以前公司總倉在南寧,每天要往返運輸原料和產品,現在冷庫就在園區裡,加工、調貨又快又省,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

  冷鏈倉庫的建成不僅代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是推動隆安農業現代化的“關鍵齒輪”,讓農產品從“季產季銷”模式向“四季增值”發展。

  這背后,是粵桂協作“雙向發力”的精准賦能。除了資金支持建設基礎設施,兩地還注重科技幫扶,引導廣東先進技術落地隆安。和誼食品引入的HPP超高壓滅菌技術便是典型案例。通過HPP超高壓滅菌技術,桑葚、楊梅等水果經冷殺菌處理后,制成的果漿可以更多地保留本味。憑借這一技術優勢及口感更鮮的產品,現在全國600多個茶飲品牌都與和誼食品建立了合作關系。

  “多元招商”則為園區注入粵企活力。2021年以來,隆安縣組織赴廣州、深圳等東部發達城市招商30余次,拜訪企業300余家,邀請100多家東部企業實地考察﹔福田商協會每年組織近30家廣東企業開展產業協作推介。2024年8月,南寧市粵桂辦赴深圳調研招商,隆安縣融石科創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廣東省耘上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果斷決定投資,在園區落地新型環保高分子聚合新材料項目。

  富民:聯農帶農促增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

  農民的笑臉,是鄉村全面振興路上最美的風景線。園區產業集群的發展,不僅讓農產品增值,更讓農民增收。

  據統計,園區及輻射企業共提供6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和誼食品吸納200多人就業,果之夢食品的300多名工人中大多是當地居民,融石科創除吸納100名廠區工人外,還帶動原料開採、運輸等上下游提供就業崗位,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更暖心的是,園區企業還主動為農戶“兜底”。除了直接收購消化周邊農戶一部分百香果、荔枝,讓農民不用再擔心農產品銷路問題外,融石科創生產的聚合環保包裝箱還間接帶動菜農果農增收。新型環保石箱廣泛用於生鮮果蔬、冷凍食品、農副產品領域,可間接減少因倉儲、物流及人為因素等造成的損失,有利於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此外,粵桂協作資金還以扶持村集體經濟的形式,將冷鏈倉庫等固定資產確權給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3個社區、南圩鎮5個村(社區),資產分紅惠及近7000戶、3萬人,用於發展公益事業、壯大村集體經濟,讓產業發展成果真正惠及更多群眾。

  隆安縣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粵桂協作共同繪就的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正徐徐鋪展。從“輸血”到“造血”,從“單打獨斗”到“協同發展”,福田區與隆安縣的協作,正以產業園為紐帶,串聯起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不僅讓隆安的水果香飄全國,更讓當地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數據來源:中共隆安縣委宣傳部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0月13日第9版)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