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水河畔,文明實踐成風景(鄉見)
 小字號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5年10月12日第7版截圖
晨曦微露,廣西梧州市蒙山縣長壽閣廣場已是一片熱鬧景象。“政策直通車”“健康加油站”“法律解憂鋪”等30余個“文明集市”攤位前,居民們正有序排隊參與。
“每月5日都有這個集市,有很多服務,很方便。”今年36歲的市民羅朝玲拿著幾張文明宣傳頁,打開微信公眾號展示說,“每期集市有什麼活動都會預告。”
據介紹,“文明集市”自今年3月啟動,整合37個部門資源,目前已線上發布預告7期、征集需求186條,線下在長壽閣廣場等點位開展活動72場次,惠及群眾超1萬人次。
沿著河岸漫步,“湄水河畔話文明”示范帶將34個實踐點串珠成鏈,如錦繡彩帶般環繞著9個鄉鎮。自2019年入選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以來,蒙山縣已累計建成實踐中心(所、站)219個,打造11條“文明風景線”,串聯146個點位。
“阿姨,笑一笑。”在長坪瑤族鄉六坪村,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為百歲老人珍姐理完發,又舉起相機為她拍攝人物特寫。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農村老人群體獲得更多關注和服務。未來我們還計劃制作5部紀錄片,構建‘可視化鄉村記憶庫’。”“老村與老人”項目負責人黃森告訴記者,項目整合社會志願者、專業攝影團隊及企業資源,形成“活動執行—影像歸檔—成效評估”標准化流程。截至目前,項目覆蓋9個鄉鎮27個村,為56位70歲以上老人提供常態化服務,通過務農幫扶、節日陪伴等服務,累計開展500小時心靈對話,完成450G高清影像記錄。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聚焦鄉村民生難題,蒙山縣培育出25個特惠志願服務項目。
安老、撫孤、助殘、助學、助醫……由蒙山縣和諧愛心群志願服務隊發起實施的“益起幫”志願服務項目,幫扶遭遇不幸的個人與家庭。“家裡條件不好,愛心組織來關心我們,還送了1000元慰問金,感覺心裡暖暖的。”近日,和諧愛心群志願者前往文圩鎮看望4戶家庭,道義村惡性腫瘤患者王振安就是其一。“對需要重點扶持的家庭我們會持續跟進,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志願服務隊工作人員蔡中杰告訴記者,他們5年來開展了52次活動,共慰問了172戶,目前有3戶重點扶持家庭。
技術賦能,為鄉村文明實踐插上翅膀。以數字鄉村建設為抓手,蒙山探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數據平台,一鍵服務、一端採集、一網管理,與廣西“桂志願”系統、縣融媒體中心等平台融合,建成梧州市首個鄉風文明建設數智一體化中心。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手機上點一點,在鄉村也能獲取志願服務。
從每月固定舉辦“文明集市”到開展志願服務項目,再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數據平台,如今的蒙山,文明實踐正融入城鄉肌理,成為群眾看得見的幸福圖景。
蒙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蒙慶潔說:“接下來,我們將聚焦‘空心村’治理等問題,優化志願服務項目清單,推動‘文明風景線’與鄉村文旅資源深度融合,把文明實踐成果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幸福指數。”
《人民日報》(2025年10月12日第7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強國論壇
強國論壇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人民網+
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智作
人民智作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