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結果發布

2025年廣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現場。人民網 雷琦竣攝
人民網南寧9月27日電 (雷琦竣)9月26日,2025年廣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在南寧舉行。王曉琳、李強、張木清、張發延、林博、鄭樹芳、趙雲翔、胡艷玲、陶昌弟、諶紅輝等10人獲此殊榮。來自廣西各界的科技工作者、師生代表等近300人現場見証這一榮譽時刻。
廣西科學院正高級工程師王曉琳致力於人工智能、傳感技術與智能機器人研究工作,科研成果廣泛應用於“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埃及REF橋等國內外500余項重大工程﹔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李強致力於破解全球碳循環難題。他帶領團隊解決學界關於“岩溶碳匯穩定性問題”的長期爭論,為我國將岩溶碳匯納入雙碳戰略提供核心科學依據﹔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張木清致力於破解蔗糖產業發展難題。他帶領團隊完成全球首個現代栽培甘蔗中蔗1號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被國際同行譽為“甘蔗研究的新裡程碑”﹔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賀州供電局高級工程師張發延主持研發48項創新成果,獲22項國家專利,推動電網數字化轉型升級﹔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林博主持開發的工程機械石墨烯潤滑劑關鍵技術,攻克納米材料在復雜工況下穩定分散的瓶頸,解決工程機械長期存在的磨損、異響、抖動等行業難題﹔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正高級農藝師鄭樹芳帶領團隊選育出堅果新品種“桂熱1號”,實現我國澳洲堅果自主選育零的突破,為廣西堅果產業奠基﹔廣西揚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畜牧師趙雲翔創新構建智能化基因組育種體系,種豬年遺傳進展顯著提升﹔廣西醫科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胡艷玲領銜開發“HiOmics”一站式生信雲平台,實現“一鍵式”多組學分析,為臨床檢測及科學研究提供高效的生物信息分析技術支持﹔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正高級工程師陶昌弟參與構建“五網共建、多能融合”的廣西水網總體格局,為全國水網建設貢獻“廣西智慧”﹔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研究員諶紅輝解決了南帶馬尾鬆用材林與高產脂林培育關鍵技術,突破珍貴樹種西南樺、光皮樺優良無性系的組培工廠化育苗技術,成果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活動現場。人民網 雷琦竣攝
他們踐行和傳承科學家精神,在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鄉村振興、科普服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集中展現了廣西科技工作者心懷“國之大者”、以民為本,不斷克難攻堅、勇攀高峰,為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了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活動現場。人民網 雷琦竣攝
活動現場。人民網 雷琦竣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